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目不忍视
mù bù rěn shì

【拼音】:mù bù rěn shì

【注音】:ㄇㄨˋㄅㄨˋㄖㄣˇㄕˋ

【词性】:成语。

【简体】:目不忍视

【繁体】:目不忍視

字义分解
目不忍视的解释
词语解释
目不忍视mùbùrěnshì。(1)惨状之甚令人不忍心再看下去。
基础解释
[one/'seyescouldnotbearthescene]惨状之甚令人不忍心再看下去又导观诸狱,景象甚惨,目不忍视,狼狈而走。——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丹台记》
引证解释
⒈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引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丹台记》:“又导观诸狱,景象甚惨,目不忍视,狼狈而走。”亦作“目不忍见”。清魏源《圣武记》卷九:“所经村庄皆已焚烬,盖藏皆已搜劫,男妇皆已掳掠,目不忍见。”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综合释义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目不忍视[mùbùrěnshì]形容情况极悲惨,令人不忍看视。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九.丹台记:「又导观诸狱,景象甚惨?目不忍视,狼狈而走。」亦作「目不忍睹」。目不忍视[mùbùrěnshì]形容情况极悲惨,令人不忍看视。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九.丹台记》:「又导观诸狱,景象甚惨、目不忍视,狼狈而走。」也作「目不忍睹」。
国语辞典
形容情况极悲惨,令人不忍看视。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一九.丹台记》:「又导观诸狱,景象甚惨、目不忍视,狼狈而走。」也作「目不忍睹」。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情况极悲惨,令人不忍看视。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九.丹台记:「又导观诸狱,景象甚惨?目不忍视,狼狈而走。」亦作「目不忍睹」。
其他释义
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钦宗听罢,不好回言,只是暗暗泪落,目不忍视。”
近反义词
目不忍视造句
1.数以千记的尸骨残骸堆积如山,散发着熏人欲呕的恶臭,无数活生生的人类被细长锐利的铁钉洞穿手腕,硬生生钉在狼魂要塞漆黑的城楼之上,哀鸿遍野,让人目不忍视
2.耗子就这样被雷志朗式收人方法给收编了,手段之直接暴力,令人目不忍视,就连老鼠这些老团员都看不下去了,把头偏向了一边。 
3.因为现在的他满脸都是伤疤,各种各样的伤疤,层层叠加,让人目不忍视
4.散文诗风格,一半是分不清年代的大白话风格,两种风格叠加在一起则又构成了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风格。 
5.这两天,善良的人们或许都不忍打开报纸、电视或网站,因为害怕邻邦此刻正遭受的宛如末日般的灾难图景,扑面而来,令你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6.出则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欺诈之徒多于南山之豆,奇技淫巧者更胜于此辈,轻德而重利国之害也。
7.据说,当时亲眼看到自己两名战士遗体那让人目不忍视的惨状的爷爷,当即连吐三口血,随即就晕了过去。
8.抚、按及三司文武看见这种光景,每日起来,只朝着北方痛哭,除过死守之外,一个个袖手无策——这种伤心惨目的现状真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了。
9.七尊古佛连同他师尊再内见得此景也是目不忍视,顿施法力将一切血污残尸化去,眼前众人见得佛光降下马上俯身相拜。
10.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目不忍视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