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靡敝
mí bì

【拼音】:mí bì

【注音】:ㄇ一ˊㄅ一ˋ

【结构】:靡(半包围结构)敝(左右结构)

【简体】:靡敝

【繁体】:靡敝

字义分解
靡敝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靡弊'。亦作'靡币'。亦作'靡獘'。残破﹐凋敝。毁坏﹐破坏。耗费﹔浪费。
基础解释
亦作/'靡弊/'。亦作/'靡币/'。亦作/'靡獘/'。残破﹐凋敝。毁坏﹐破坏。耗费﹔浪费。
引证解释
⒈亦作“靡弊”。亦作“靡币”。亦作“靡獘”。⒉残破,凋敝。引《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鏤。”汉桓宽《盐铁论·伐功》:“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未见种蠡之功而见靡弊之効。”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竖煦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敝,然夏人困折,亦几於亡。”⒊毁坏,破坏。引《管子·轻重乙》:“草木以时生,器以时靡币,泲水之盐以日消。”《墨子·非攻中》:“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一本作“靡獘”。《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杨倞注:“敝,败也。”《文选·扬雄<解嘲>》:“吕刑靡敝,秦法酷烈。”张铣注:“靡,坏也。”⒋耗费;浪费。引《管子·轻重甲》:“顿戟一譟,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马非百新诠:“张佩纶云:‘靡币当作靡敝。’……《盐铁论·刺復篇》文学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犹言消耗。”宋曾巩《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财甚难,靡敝无纪。”
网络解释
靡敝多义词——亦作“靡弊”、“靡币”或“靡獘”。指耗费;浪费。《管子·轻重甲》:“顿戟一噪,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马非百新诠:“张佩纶云:‘靡币当作靡敝。’……《盐铁论·刺复篇》文学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犹言消耗。”宋曾巩《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财甚难,靡敝无纪。”
综合释义
亦作“靡弊”。亦作“靡币”。亦作“靡獘”。残破,凋敝。《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鏤。”汉桓宽《盐铁论·伐功》:“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未见种蠡之功而见靡弊之効。”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竖煦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敝,然夏人困折,亦几於亡。”毁坏,破坏。《管子·轻重乙》:“草木以时生,器以时靡币,泲水之盐以日消。”《墨子·非攻中》:“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一本作“靡獘”。《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杨倞注:“敝,败也。”《文选·扬雄<解嘲>》:“吕刑靡敝,秦法酷烈。”张铣注:“靡,坏也。”耗费;浪费。《管子·轻重甲》:“顿戟一譟,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马非百新诠:“张佩纶云:‘靡币当作靡敝。’……《盐铁论·刺復篇》文学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犹言消耗。”宋曾巩《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财甚难,靡敝无纪。”靡敝[míbì]离散衰败。《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当此之时,外内骚动,百姓靡敝,行者不还,往者莫反,皆不聊生。」。
网友释义
多义词——亦作“靡弊”、“靡币”或“靡獘”。指耗费;浪费。《管子·轻重甲》:“顿戟一噪,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马非百新诠:“张佩纶云:‘靡币当作靡敝。’……《盐铁论·刺复篇》文学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犹言消耗。”宋曾巩《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财甚难,靡敝无纪。”
汉语大词典
亦作“靡弊”。亦作“靡币”。亦作“靡毙”。(1).残破,凋敝。《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镂。”汉桓宽《盐铁论·伐功》:“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馀年,未见种蠡之功而见靡弊之效。”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淮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凶竖煦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敝,然夏人困折,亦几于亡。”(2).毁坏,破坏。《管子·轻重乙》:“草木以时生,器以时靡币,泲水之盐以日消。”《墨子·非攻中》:“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一本作“靡毙”。《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杨倞注:“敝,败也。”《文选·扬雄〈解嘲〉》:“吕刑靡敝,秦法酷烈。”张铣注:“靡,坏也。”(3).耗费;浪费。《管子·轻重甲》:“顿戟一噪,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马非百新诠:“张佩纶云:‘靡币当作靡敝。’……《盐铁论·刺复篇》文学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犹言消耗。”宋曾巩《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财甚难,靡敝无纪。”
国语辞典
离散衰败。
辞典修订版
离散衰败。《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当此之时,外内骚动,百姓靡敝,行者不还,往者莫反,皆不聊生。」
其他释义
1.亦作'靡弊'。亦作'靡币'。亦作'靡獘'。2.残破﹐凋敝。3.毁坏﹐破坏。4.耗费﹔浪费。
靡敝造句
1.不然而已矣,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百姓晓然皆知其污漫暴乱而将大危亡也。
2.尧舜以前,其变不可胜穷已。历夏商至周,而靡敝已极,天下日趋于多事。周王道之穷也,其势必变而为秦,举前代之文制,一切铲除之,而独特之以法,此反始之会也。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靡敝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