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勘校
kān jiào

【拼音】:kān jiào

【注音】:ㄎㄢㄐ一ㄠˋ

【结构】:勘(左右结构)校(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勘校的解释
词语解释
勘校kānjiào。(1)校勘,审核校对。勘校[kānjiào]⒈校勘,审核校对。英collate;
基础解释
校勘,审核校对
引证解释
⒈审核校对。引宋司马光《论夏令公谥状》:“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皆録行状申省,考功勘校,下太常礼院拟諡讫,申省议定奏闻。”元刘壎《隐居通议·礼乐》:“于是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郭沫若《西湖纪游》诗:“那几个肃静的西人,一心在勘校原稿哟!”⒉特指对比书籍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审定原文的正误真伪。引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籤题。”清叶廷琯《吹网录·李浑事正文与目录年代不符》:“凡此皆当取正文与目録互为勘校,而正其舛譌者矣。”
网络解释
勘校勘校,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kānjiào,释义为校勘,审核校对。
综合释义
审核校对。宋司马光《论夏令公谥状》:“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皆録行状申省,考功勘校,下太常礼院拟諡讫,申省议定奏闻。”元刘壎《隐居通议·礼乐》:“于是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郭沫若《西湖纪游》诗:“那几个肃静的西人,一心在勘校原稿哟!”特指对比书籍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审定原文的正误真伪。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籤题。”清叶廷琯《吹网录·李浑事正文与目录年代不符》:“凡此皆当取正文与目録互为勘校,而正其舛譌者矣。”
汉语大词典
(1).审核校对。宋司马光《论夏令公谥状》:“王公及职事官三品以上,皆录行状申省,考功勘校,下太常礼院拟谥讫,申省议定奏闻。”元刘埙《隐居通议·礼乐》:“于是以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郭沫若《西湖纪游》诗:“那几个肃静的西人,一心在勘校原稿哟!”(2).特指对比书籍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审定原文的正误真伪。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清叶廷琯《吹网录·李浑事正文与目录年代不符》:“凡此皆当取正文与目录互为勘校,而正其舛讹者矣。”
其他释义
1.审核校对。2.特指对比书籍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审定原文的正误真伪。
勘校造句
1.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等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2.自登第后,胡三省在案牍之余致力于《通鉴》的勘校工作。
3.修书本就是个浩大工程,尤其要从浩如烟海的道门书籍中一一勘校修正,雕刻成版。
4.而在其他的许多怪才们擅长的工作中,这种刺激亦有所帮助,比如勘校,估算诸如一把火柴的大额数目。
5.该书经过多次勘校,显得更加详实完善了。
6.而除却这种对比方法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对历史书籍中记载的勘校
勘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