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以古非今
yǐ gǔ fēi jīn

【拼音】:yǐ gǔ fēi jīn

【注音】:一ˇㄍㄨˇㄈㄟㄐ一ㄣ

【词性】:成语。

【简体】:以古非今

【繁体】:以古非今

字义分解
以古非今的解释
词语解释
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以古非今[yǐgǔfēijīn]⒈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
引证解释
⒈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引《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综合释义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以古非今[yǐgǔfēijīn]以古代的人、事来否定和批评当前的现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网友释义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焚书令》中有“以古非今者族”的规定。指用历史故事非难当前的政治。用古代的人或事来否定攻击今天的现实。
汉语大词典
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国语辞典
以古代的人、事来否定和批评当前的现象。以古非今[yǐgǔfēijīn]⒈以古代的人、事来否定和批评当前的现象。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成语解释以古非今
辞典修订版
以古代的人、事来否定和批评当前的现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以古代的人、事来否定和批评当前的现象。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其他释义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近反义词
以古非今造句
1.科学地总结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成就,并不是以古非今,也不意味着贬低外来的有关历史发展及史学自身发展的理论。
2.罪在以古非今!朕就是要把你们这些腐儒引以为据的子史经书统统付之一炬,永远断除祸根! 
3.说这部历史著作是以古非今,那是毫无根据的。
4.有敢谈论《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知情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者判黥刑。
5.正确的做法是“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6.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
7.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8.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9.正确的做法是“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www.chazidian.com/zj-149539/查字典以古非今造句)
10.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以古非今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