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进退有度
退
jìn tuì yǒu dù

【拼音】:jìn tuì yǒu dù

【注音】:ㄐ一ㄣˋㄊㄨㄟˋ一ㄡˇㄉㄨˋ

【词性】:成语。

【繁体】:進退有度

字义分解
进退有度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进退有度[jìntuìyǒudù]⒈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引证解释
⒈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引《礼记·曲礼上》:“进退有度,左右有局。”郑玄注:“度谓伐与步数。”清福格《听雨丛谈·赞礼郎》:“然对越谨严,进退有度,天颜咫尺,举动从容。”亦作“进退可度”、“进退中度”。《孝经·圣治》:“﹝君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唐玄宗注:“进退,动静也,不越礼法,则可度也。”《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駢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汉蔡邕《琅琊王傅蔡君碑》:“察君审行修德,进退可度。”⒈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引《礼记·曲礼上》:“进退有度,左右有局。”郑玄注:“度谓伐与步数。”清福格《听雨丛谈·赞礼郎》:“然对越谨严,进退有度,天颜咫尺,举动从容。”亦作“进退可度”、“进退中度”。《孝经·圣治》:“﹝君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唐玄宗注:“进退,动静也,不越礼法,则可度也。”《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駢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汉蔡邕《琅琊王傅蔡君碑》:“察君审行修德,进退可度。”成语解释进退有度
解释
前进、后退都有规律。
汉语大词典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礼记·曲礼上》:“进退有度,左右有局。”郑玄注:“度谓伐与步数。”清福格《听雨丛谈·赞礼郎》:“然对越谨严,进退有度,天颜咫尺,举动从容。”亦作“进退可度”、“进退中度”。《孝经·圣治》:“﹝君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唐玄宗注:“进退,动静也,不越礼法,则可度也。”《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汉蔡邕《琅琊王傅蔡君碑》:“察君审行修德,进退可度。”
其他释义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进退有度造句
1.另一方虽然人数较少,但是手里握着长枪腰刀,搏斗中却互相配合进退有度,不时吆喝着让对手跪地求饶,显然人数少的一方反而占据着优势。
2.见到两道,虽然明知两人非凡,却也进退有度,搭手微微一拜学生田英东,见过两位上师。
3.两人以快打快,转眼间便是十数回合,江无涯始终从容淡定,进退有度,而江无痕却是心浮气躁,步伐散乱,愈发捉襟见肘。
4.眼见半个时辰快过了,楚蝶舞攻势愈加强劲,秦倚山却依旧进退有度,沉稳平和。
5.速度不错,进退有度,飞燕身法倒是练得蛮熟了,可惜你仅仅只有聚气境界第三层的实力。
6.你既要进退有度,也要更加激进。
7.男母总是把自己打点得井井有条,身教进退有度,孩子个个礼教传家;女母则为人师,教养孩子宽严得体,并热衷于社会公益,人缘奇佳。
8.邪教能在江湖横行多年,总还是有他过人之处的,进退有度
9.只有对大局、大势了然于胸,才能进退有度、应付自如;如果胸中无数、局势不明,必然进退失据、手忙脚乱。
10.毕斯马尔可和鲁齐亚诺两人的战斗其实非常精彩,二人进退有度,攻守有方,可以说是教科书版经典的骑士决斗。
进退有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