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龙骨
lóng gǔ

【拼音】:lóng gǔ

【注音】:ㄌㄨㄥˊㄍㄨˇ

【词性】:名词。

【结构】:龙(独体结构)骨(上下结构)

【简体】:龙骨

【繁体】:龍骨

字义分解
龙骨的解释
词语解释
龙骨lónggǔ。(1)中药名。别名“花龙骨”。为古代大形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2)沿船底中心线从船头至船尾的纵通桁材。龙骨[lónggǔ]⒈中药名。别名“花龙骨”。为古代大形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英dragon’sbone;⒉沿船底中心线从船头至船尾的纵通桁材。英keel;
基础解释
1.鸟类的胸骨,善于飞翔的鸟类这块骨头形成较高的突起。2.中药名。别名“花龙骨”。为古代大形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3.沿船底中心线从船头至船尾的纵通桁材。
引证解释
⒈龙的骨骼。实际是古代某些动物的化石。中药上用做强壮剂。引《史记·河渠书》:“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云逐鱼鳞起,渠从龙骨开。”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汉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林木皆自火,燃至根,其地悉皆燋黄,后其雨迅过,人就其间得龙骨一具。”⒉喻瘦劲的枝干。引唐先汪《题安乐山》诗:“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宋王禹偁《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鹤脛老更长,龙骨乾且奇。”⒊枣的别名。枣树瘦劲,故称。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枣曰羊角、鸡心、龙骨。引《地名志》:‘河中府贡龙骨枣。’”按,《新唐书·地理志三》:“土贡:龙骨枣,凤栖梨。”⒋见“龙骨车”。⒌船只、飞机、建筑物等像脊椎和肋骨那样的支撑和承重结构。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説这样子不对,照他的龙骨,恐怕走不动;照他的舵,怕转不过头来。”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那些造船工匠在太阳下安置一只小船的龙骨。”⒍喻指主干,主心骨。引《花城》1981年第4期:“那些群众的带头人,祖国的擎天柱,民族精华,党的‘龙骨’!”⒎石砌的堤岸。引唐李贺《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诗:“遶隄龙骨冷,拂岸鸭头香。”王琦汇解:“龙骨,似指沟边砌石。”⒏禽类的胸骨。也称龙骨突起。⒐腕骨的俗称。旧称高骨、锐骨或踝骨。引《医宗金鉴·四肢部·腕骨》:“腕骨,即掌骨,乃五指之本节也,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外侧之骨名高骨,一名鋭骨,亦名踝骨,俗名龙骨,以其能宛屈上下,故名曰腕。”⒑指骏马。引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六七:“自从拣为真龙骨,别置东头小马房。”元萨都剌《题画马图》诗:“汉水扬波洗龙骨,房星堕地天马出。”
网络解释
龙骨(骨骼药材)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挖出龙骨后,除去泥土及杂质。五花龙骨质酥脆,出土后,露置空气中极易破碎,常用毛边纸粘贴。
综合释义
龙的骨骼。实际是古代某些动物的化石。中药上用做强壮剂。《史记·河渠书》:“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云逐鱼鳞起,渠从龙骨开。”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汉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林木皆自火,燃至根,其地悉皆燋黄,后其雨迅过,人就其间得龙骨一具。”喻瘦劲的枝干。唐先汪《题安乐山》诗:“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宋王禹偁《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鹤脛老更长,龙骨乾且奇。”枣的别名。枣树瘦劲,故称。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枣曰羊角、鸡心、龙骨。《地名志》:‘河中府贡龙骨枣。’”按,《新唐书·地理志三》:“土贡:龙骨枣,凤栖梨。”禽类的胸骨。也称龙骨突起。船只、飞机、建筑物等像脊椎和肋骨那样的支撑和承重结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説这样子不对,照他的龙骨,恐怕走不动;照他的舵,怕转不过头来。”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那些造船工匠在太阳下安置一只小船的龙骨。”喻指主干,主心骨。《花城》1981年第4期:“那些群众的带头人,祖国的擎天柱,民族精华,党的‘龙骨’!”石砌的堤岸。唐李贺《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诗:“遶隄龙骨冷,拂岸鸭头香。”王琦汇解:“龙骨,似指沟边砌石。”禽类的胸骨。也称龙骨突起。腕骨的俗称。旧称高骨、锐骨或踝骨。《医宗金鉴·四肢部·腕骨》:“腕骨,即掌骨,乃五指之本节也,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外侧之骨名高骨,一名鋭骨,亦名踝骨,俗名龙骨,以其能宛屈上下,故名曰腕。”10.指骏马。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六七:“自从拣为真龙骨,别置东头小马房。”元萨都剌《题画马图》诗:“汉水扬波洗龙骨,房星堕地天马出。”
汉语大词典
(1).龙的骨骼。实际是古代某些动物的化石。中药上用做强壮剂。《史记·河渠书》:“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云逐鱼鳞起,渠从龙骨开。”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汉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林木皆自火,燃至根,其地悉皆燋黄,后其雨迅过,人就其间得龙骨一具。”(2).喻瘦劲的枝干。唐先汪《题安乐山》诗:“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宋王禹偁《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鹤胫老更长,龙骨乾且奇。”(3).枣的别名。枣树瘦劲,故称。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枣曰羊角、鸡心、龙骨。《地名志》:‘河中府贡龙骨枣。’”按,《新唐书·地理志三》:“土贡:龙骨枣,凤栖梨。”(4).见“龙骨车”。(5).船只、飞机、建筑物等像脊椎和肋骨那样的支撑和承重结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说这样子不对,照他的龙骨,恐怕走不动;照他的舵,怕转不过头来。”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那些造船工匠在太阳下安置一只小船的龙骨。”(6).喻指主干,主心骨。《花城》1981年第4期:“那些群众的带头人,祖国的擎天柱,民族精华,党的‘龙骨’!”(7).石砌的堤岸。唐李贺《同沉驸马赋得御沟水》诗:“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王琦汇解:“龙骨,似指沟边砌石。”(8).禽类的胸骨。也称龙骨突起。(9).腕骨的俗称。旧称高骨、锐骨或踝骨。《医宗金鉴·四肢部·腕骨》:“腕骨,即掌骨,乃五指之本节也,一名壅骨,俗名虎骨……其外侧之骨名高骨,一名锐骨,亦名踝骨,俗名龙骨,以其能宛屈上下,故名曰腕。”(10).指骏马。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六七:“自从拣为真龙骨,别置东头小马房。”元萨都剌《题画马图》诗:“汉水扬波洗龙骨,房星堕地天马出。”
国语辞典
龙的骨头。龙骨[lónggǔ]⒈龙的骨头。引《史记·卷二九·河渠书》:「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⒉一种中药。为古代动物骨骼的化石。有镇静、收敛的功效。⒊贯通船底前后的中央强力纵梁或构材。船只的水下脊骨、肋骨及船壳板均连接于此。
辞典修订版
龙的骨头。《史记.卷二九.河渠书》:「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一种中药。为古代动物骨骼的化石。有镇静、收敛的功效。贯通船底前后的中央强力纵梁或构材。船只的水下脊骨、肋骨及船壳板均连接于此。
辞典简编版
一种中药。为古代动物骨骼的化石。有镇静、收敛心神、止血的功效。 【造句】清末民初,世人因不识商周甲骨,曾被当作龙骨,论袋卖给中药铺当药材。位于船只底部的中央,贯通前后的强力主架。船只的水下脊骨、肋骨及船壳板均连接于此。 【造句】这艘木船的龙骨是用上等的桧木做成,十分坚固。
其他释义
①鸟类的胸骨,善于飞翔的鸟类这块骨头形成较高的突起。②指古代某些哺乳动物骨骼的化石,如象、犀牛等。可入药。③船只、飞机、建筑物等的像脊椎和肋骨那样的支撑和承重结构。
龙骨造句
1.横担采用轻钢龙骨,吊杆采用全牙螺杆,选用规格见下表。
2.开发商则坚称轻钢龙骨石膏板墙达到了陶粒混凝土墙同样的效果。
3.黑凤凰及时稳住身形,她正欲暴涨黑炎撑破龙颚,龙骨喉部疾射出一根骨刺穿透凤凰胸口,打乱她的防御阵势,龙骨趁机加大力量紧紧咬住凤凰将她撞向地面。
4.这次下山,去静安市找你那两个指腹为亲的媳妇!收回南宫家那妮子手里的龙骨令,做完这次任务,你就可以退休了,老头子我可是很信任你,表让我失望哦。
5.这是内蒙古博物院展出的查干诺尔龙骨骼化石。
6.为了验证原来木龙骨天花板是否还能够继续使用,设计人必须检查其承重表面,但也不必要揭开整个天花板的构造层一窥究竟。
7.有的消费者为了过分追求脚感,在龙骨上加铺细木工板,细木工板质量优劣影响实木复合地板的铺装质量。
8.在此之前,河南安阳小屯农民耕地早已发现,视为药材,古董商搜购,售于京津,王氏识其为古物,遂高价收购。
9.划线后检查吃水标尺至平板龙骨之间的距离。
10.四人下了船舱,没见着龙骨,没见着船肋、幅条,没有大统舱,一格一格的,怪怪的。
龙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