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廛
yī chán

【拼音】:yī chán

【注音】:一ㄔㄢˊ

【结构】:一(独体结构)廛(半包围结构)

【简体】:一廛

【繁体】:一廛

字义分解
一廛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时一夫所居之地。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一廛[yīchán]⒈古时一夫所居之地。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
引证解释
⒈古时一夫所居之地。引《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莱百畮。”孙诒让正义:“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谓百畮之地为一廛。”《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⒉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引唐柳宗元《柳长侍行状》:“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室以聚其族属。”宋范成大《南徐道中》诗:“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网络解释
一廛一廛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īchán,意思是古时一夫所居之地。
综合释义
古时一夫所居之地。《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莱百畮。”孙诒让正义:“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谓百畮之地为一廛。”《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唐柳宗元《柳长侍行状》:“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室以聚其族属。”宋范成大《南徐道中》诗:“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一廛[yīchán]古时一个成人定居、自给自足所需的土地,约百亩之地。《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网友释义
1.古时一夫所居之地。《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莱百畮。”孙诒让正义:“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谓百畮之地为一廛。”《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2.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唐柳宗元《柳长侍行状》:“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室以聚其族属。”宋范成大《南徐道中》诗:“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汉语大词典
(1).古时一夫所居之地。《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孙诒让正义:“古制田百亩而中有廛,因谓百亩之地为一廛。”《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2).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唐柳宗元《柳长侍行状》:“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室以聚其族属。”宋范成大《南徐道中》诗:“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国语辞典
古时一个成人定居、自给自足所需的土地,约百亩之地。一廛[yīchán]⒈古时一个成人定居、自给自足所需的土地,约百亩之地。引《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辞典修订版
古时一个成人定居、自给自足所需的土地,约百亩之地。《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其他释义
1.古时一夫所居之地。2.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
一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