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亮察
liàng chá

【拼音】:liàng chá

【注音】:ㄌ一ㄤˋㄔㄚˊ

【结构】:亮(上下结构)察(上下结构)

【简体】:亮察

【繁体】:亮察

字义分解
亮察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亮詧'。2.敬词,犹明鉴。多用于书信中,表示希望对方谅解的意思。
基础解释
亦作/'亮詧/'。敬词,犹明鉴。多用于书信中,表示希望对方谅解的意思。
引证解释
⒈亦作“亮詧”。敬词,犹明鉴。多用于书信中,表示希望对方谅解的意思。引宋曾巩《谢杜相公书》:“徘徊讫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於心,无须臾废也。伏惟明公,终赐亮察。”明刘基《御名书》:“实为眷顾,惟先生亮察。不备。”清张裕钊《答吴挚甫书》:“用敢进其粗有解於文事者,以为涓埃之裨,惟亮詧。不宣。”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张绍曾﹞电告军諮府曰:‘由……奉运来军火列车,绍曾等谨遵钧处弭兵音旨,共议暂留滦州,藉示革军可以调停之证,餘维亮詧。’”
网络解释
亮察亮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iàngchá,是表示希望对方谅解的意思。
综合释义
亦作“亮詧”。敬词,犹明鉴。多用于书信中,表示希望对方谅解的意思。宋曾巩《谢杜相公书》:“徘徊讫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於心,无须臾废也。伏惟明公,终赐亮察。”明刘基《御名书》:“实为眷顾,惟先生亮察。不备。”清张裕钊《答吴挚甫书》:“用敢进其粗有解於文事者,以为涓埃之裨,惟亮詧。不宣。”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张绍曾﹞电告军諮府曰:‘由……奉运来军火列车,绍曾等谨遵钧处弭兵音旨,共议暂留滦州,藉示革军可以调停之证,餘维亮詧。’”明白清晰的体察。多为书信中的用词。明.王守仁〈与安宣慰书〉:「承问及,不敢不以正对,幸亮察。」
汉语大词典
亦作“亮察”。敬词,犹明鉴。多用于书信中,表示希望对方谅解的意思。宋曾巩《谢杜相公书》:“徘徊讫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伏惟明公,终赐亮察。”明刘基《御名书》:“实为眷顾,惟先生亮察。不备。”清张裕钊《答吴挚甫书》:“用敢进其粗有解于文事者,以为涓埃之裨,惟亮察。不宣。”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张绍曾﹞电告军咨府曰:‘由……奉运来军火列车,绍曾等谨遵钧处弭兵音旨,共议暂留滦州,藉示革军可以调停之证,馀维亮察。’”
国语辞典
明白清晰的体察。多为书信中的用词。
辞典修订版
明白清晰的体察。多为书信中的用词。明.王守仁〈与安宣慰书〉:「承问及,不敢不以正对,幸亮察。」
亮察造句
1.故信笔直书,不稍沉思假借,唯慈悲亮察,林夫人前致意请安,不另肃矣。
2.倘有同志友军,国中义士继起奋斗,俾国贼迅膺惩创,大局早庆澄清,则永祥退作平民,与有光宠矣,临电悚惶,伏希亮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53515/造句网】
3.倘有同志友军,国中义士继起奋斗,俾国贼迅膺惩创,大局早庆澄清,则永祥退作平民,与有光宠矣,临电悚惶,伏希亮察。(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亮察造句)
亮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