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钩挑
gōu tiāo

【拼音】:gōu tiāo

【注音】:ㄍㄡㄊ一ㄠ

【结构】:钩(左右结构)挑(左右结构)

【繁体】:鉤挑

字义分解
钩挑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钩挑'。2.谓挑剔。3.写诗时进行照应﹑过渡的一种章法。
基础解释
亦作/'钩挑/',亦作/'钩挑/'。谓挑剔。写诗时进行照应﹑过渡的一种章法。
引证解释
⒈亦作“钩挑”。⒉谓挑剔。引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得召对。对时,体仁钩挑詬誶,数睨望颜色,伏叩头为侧媚曲谨状,天子大悦,趣立以为相。”⒊写诗时进行照应、过渡的一种章法。引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镜象未离銓”清仇兆鳌注:“短章诗断处多用突接,长排体则须用鉤挑之法。每段出落处,回顾上文者为鉤,逗起下文者为挑。”
网络解释
钩挑谓挑剔
综合释义
亦作“钩挑”。谓挑剔。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得召对。对时,体仁钩挑詬誶,数睨望颜色,伏叩头为侧媚曲谨状,天子大悦,趣立以为相。”写诗时进行照应、过渡的一种章法。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镜象未离銓”清仇兆鳌注:“短章诗断处多用突接,长排体则须用鉤挑之法。每段出落处,回顾上文者为鉤,逗起下文者为挑。”
网友释义
钩挑(钩挑)亦作“钩挑”。1.。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得召对。对时,体仁钩挑诟谇,数睨望颜色,伏叩头为侧媚曲谨状,天子大悦,趣立以为相。”(2).写诗时进行照应、过渡的一种章法。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镜象未离铨”清仇兆鳌注:“短章诗断处多用突接,长排体则须用钩挑之法。每段出落处,回顾上文者为钩,逗起下文者为挑。”
汉语大词典
亦作“钩挑”。(1).谓挑剔。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得召对。对时,体仁钩挑诟谇,数睨望颜色,伏叩头为侧媚曲谨状,天子大悦,趣立以为相。”(2).写诗时进行照应、过渡的一种章法。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镜象未离铨”清仇兆鳌注:“短章诗断处多用突接,长排体则须用钩挑之法。每段出落处,回顾上文者为钩,逗起下文者为挑。”
钩挑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