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端午
duān wǔ

【拼音】:duān wǔ

【注音】:ㄉㄨㄢㄨˇ

【结构】:端(左右结构)午(独体结构)

【简体】:端午

【繁体】:端午

字义分解
端午的解释
词语解释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做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也作端五。端午[duānwǔ]⒈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做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也作端五。
基础解释
(名)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
引证解释
⒈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汩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引《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清赵翼《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郑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⒉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宋洪迈《容斋随笔·八月端午》:“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引张説《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综合释义
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汨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清赵翼《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郑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宋洪迈《容斋随笔·八月端午》:“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説《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汉语大词典
(1).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汩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清赵翼《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郑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2).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宋洪迈《容斋随笔·八月端午》:“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国语辞典
农历五月五日。参见「端五」条。端午[duānwǔ]⒈农历五月五日。参见「端五」条。引《谈征·事部·端午》:「端午者,淮南斗五月建午。说文,午,牾也,五月阳极,阴气仵逆阳冒地而出也。五月午时,正阴阳冲会之时,所以谓之端午。」英语see端午節|端午节[Duan1wu3jie2]德语Drachenbootfest(S)​法语FêtedesBateaux-Dragons
辞典修订版
农历五月五日。参见「端五」条。《谈徵.事部.端午》:「端午者,淮南斗五月建午。说文,午,牾也,五月阳极,阴气仵逆阳冒地而出也。五月午时,正阴阳冲会之时,所以谓之端午。」
辞典简编版
我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主要为了纪念屈原的忠贞爱国,投江而死,所以至今民间仍有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 【造句】端午佳节时,河边挤满了观看龙舟竞赛的人潮。
端午造句
1.今天是端午节,来点粽子吗?
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由来已久。
3.今年端午龙舟竞赛,竞争非常激烈,到底鹿死谁手,现在还无法预测!
4.锄禾在端午,汗滴禾下土。为了盘中餐,生活不怕苦。朋友送祝福,清凉能解暑。事业展鸿图,机会不胜数。健康永常驻,快乐不迷路!端午快乐。
5.端午到,挂香包,吃粽子,家家户户真热闹。
6.端午了,没人给包粽子就去买几个吧,就算味道不好也将就造点过节气氛吧。
7.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
8.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9.五月初五端午佳节将至,在这个阖家团聚的日子里,空气中都弥漫着粽叶芳香的气息。
10.今天是端午节,政府提示人们要警惕有毒粽子。
端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