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官名。大司马[dàsīmǎ]⒈官名。
基础解释
周代为主掌武事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
引证解释
⒈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南北朝或置或不置,陈但为赠官。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网络解释
大司马大司马,古代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综合释义
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南北朝或置或不置,陈但为赠官。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网络释义一位网络主播的艺名,奇怪的主播风格引来了大批网友围观1、使用场景:在谈及斗鱼直播时会用到。2、例句:大司马的直播很搞笑。
汉语大词典
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南北朝或置或不置,陈但为赠官。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国语辞典
职官名。周代为主掌武事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大司马[dàsīmǎ]⒈职官名。周代为主掌武事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引《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辞典修订版
职官名。周代为主掌武事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也称为「司马」。
其他释义
武官名。始称于春秋战国,主军政、军赋,地位和权限与西周时的司马同。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与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共理军国事务。东汉初曾改称太尉。魏晋时为上公之一,位在太尉、司徒、司空之上,位显权重。南北朝时或置或不置。隋时废。明清时系兵部尚书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