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辟请
pì qǐng

【拼音】:pì qǐng

【注音】:ㄆ一ˋㄑ一ㄥˇ

【结构】:辟(左右结构)请(左右结构)

【繁体】:辟請

字义分解
辟请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即辟聘。辟请[pìqǐng]⒈即辟聘。
基础解释
即辟聘。
引证解释
⒈即辟聘。参见“辟聘”。引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叔方雅有高问,远近伟之,州郡辟请,未尝答命,往来京师,委质通门。”《三国志·蜀志·杨仪传》“仪自杀”裴松之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仪兄卢,字威方。少有德行,为江南冠冕。州郡礼召,诸公辟请,皆不能屈。”《旧唐书·李晟传》:“晚岁忽於取士,辟请不得其人。至使吏缘为奸,军政不肃,物论稍减,惜哉!”
网络解释
辟请辟请即辟聘。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叔方雅有高问,远近伟之,州郡辟请,未尝答命,往来京师,委质通门。”《三国志·蜀志·杨仪传》“仪自杀”裴松之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仪兄卢,字威方。
综合释义
即辟聘。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叔方雅有高问,远近伟之,州郡辟请,未尝答命,往来京师,委质通门。”《三国志·蜀志·杨仪传》“仪自杀”裴松之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仪兄卢,字威方。少有德行,为江南冠冕。州郡礼召,诸公辟请,皆不能屈。”《旧唐书·李晟传》:“晚岁忽於取士,辟请不得其人。至使吏缘为奸,军政不肃,物论稍减,惜哉!”参见“辟聘”。
网友释义
辛村镇属平原农业乡镇,土地肥沃,水利灌溉设施齐备,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汉语大词典
即辟聘。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叔方雅有高问,远近伟之,州郡辟请,未尝答命,往来京师,委质通门。”《三国志·蜀志·杨仪传》“仪自杀”裴松之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仪兄卢,字威方。少有德行,为江南冠冕。州郡礼召,诸公辟请,皆不能屈。”《旧唐书·李晟传》:“晚岁忽于取士,辟请不得其人。至使吏缘为奸,军政不肃,物论稍减,惜哉!”参见“辟聘”。《汉语大词典》:辟聘  拼音:pìpìn征聘;征召。唐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庞公乐幽隐,辟聘无所就。”
辟请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