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锡:通“赐”;匮:匮乏。永远赐给,不使缺乏⒈原指孝道。后泛指永远供给,不使匮乏。形容恩遇之隆。成语解释永锡不匮
基础解释
原指敬养父母的孝子能得到绵长的福报。
辞典修订版
原指敬养父母的孝子能得到绵长的福报。语本《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其类。」后形容蒙受恩遇,不虞匮乏。唐.杨烱〈唐赠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余闻旧说,天鉴孔明,谁谓灵诞,丧落淑贞。永锡不匮,克扬其名。」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原指敬养父母的孝子能得到绵长的福报。语本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其类。」后形容蒙受恩遇,不虞匮乏。唐.杨□.唐赠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余闻旧说,天鉴孔明,谁谓灵诞,丧落淑贞。永锡不匮,克扬其名。」
其他释义
原指孝道。后泛指永远供给,不使匮乏。形容恩遇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