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童蒙
tóng méng

【拼音】:tóng méng

【注音】:ㄊㄨㄥˊㄇㄥˊ

【结构】:童(上下结构)蒙(上下结构)

【简体】:童蒙

【繁体】:童蒙

字义分解
童蒙的解释
词语解释
幼稚愚昧。指无知的儿童。指童年。童蒙[tóngméng]⒈幼稚愚昧。指无知的儿童。指童年。
引证解释
⒈幼稚愚昧。引《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俶真训》:“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於天地之间,是故其德烦而不能一。”三国魏嵇康《游仙》诗:“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晋葛洪《抱朴子·诘鲍》:“且夫远古质朴,盖其未变,民尚童蒙,机心不动。”⒉指无知的儿童。引晋葛洪《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唐元稹《江边》诗:“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散。”《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朱自清《<文心>序》:“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⒊指童年。引唐韩愈《祭窦司业文》:“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清钱谦益《母李氏仍前赠》:“事夫篤疾之餘,训子童蒙之日。”
网络解释
童蒙童蒙: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幼稚愚昧。《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俶真训》:“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於天地之间,是故其德烦而不能一。”三国魏嵇康《游仙》诗:“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晋葛洪《抱朴子·诘鲍》:“且夫远古质朴,盖其未变,民尚童蒙,机心不动。”指无知的儿童。晋葛洪《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唐元稹《江边》诗:“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散。”《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朱自清《<文心>序》:“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指童年。唐韩愈《祭窦司业文》:“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清钱谦益《母李氏仍前赠》:“事夫篤疾之餘,训子童蒙之日。”童蒙[tóngméng]年幼无知的儿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冀。」知识浅陋,幼稚无知。《淮南子.齐俗》:「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
汉语大词典
(1).幼稚愚昧。《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本义:“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俶真训》:“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于天地之间,是故其德烦而不能一。”三国魏嵇康《游仙》诗:“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晋葛洪《抱朴子·诘鲍》:“且夫远古质朴,盖其未变,民尚童蒙,机心不动。”(2).指无知的儿童。晋葛洪《抱朴子·正郭》:“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唐元稹《江边》诗:“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散。”《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朱自清《〈文心〉序》:“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3).指童年。唐韩愈《祭窦司业文》:“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清钱谦益《母李氏仍前赠》:“事夫笃疾之馀,训子童蒙之日。”
国语辞典
年幼无知的儿童。童蒙[tóngméng]⒈年幼无知的儿童。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冀。」⒉知识浅陋,幼稚无知。引《淮南子·齐俗》:「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英语youngandignorant,ignorantanduneducated
辞典修订版
年幼无知的儿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冀。」知识浅陋,幼稚无知。《淮南子.齐俗》:「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
其他释义
①年幼无知的儿童:中人犹不觉,童蒙安能知|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②愚昧无知:民尚童蒙,机心不动|童蒙不知东西。
童蒙造句
1.卫兵被阿波和那年幼憨痴的顽童蒙骗了,心想‘这两个一个是孩子,一个是白痴,不可能是偷金子的。
2.“三百千”虽然是古代的童蒙读物,但对今天的写作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3.童蒙教育有向社会其他年龄层次普及的趋向,也值得我们注意。
4.传统的童蒙历史教育在清朝晚期遇到了冲击和挑战。
5.在西学逐渐传入中国,新式教育逐步建立的过程中,传统的童蒙历史教育开始向现代历史教育转变,并最终完成了从童蒙历史读物到初等历史教材的转变。 
6.他从童蒙时代就开始学习中国古代的典籍了。
7.“本杂志以提倡女学,辅助家政为宗旨,而教养儿童之法尤为注意,既足为一般贤母良妻之模范童蒙养正,又为研究教育者所必当参考之书。
8.都察院副都御史杨所修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陈殷,巡抚朱童蒙,工部尚书李养德。
9.官方对教育的干预也对童蒙教育的进步有促进作用。
10.三指三字经,百指百家姓,千指千字文,三百千是明际孩童蒙学基础识字教材,而杂字教学更在三百千之前。
童蒙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