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八倒
bā dǎo

【拼音】:bā dǎo

【注音】:ㄅㄚㄉㄠˇ

【结构】:八(独体结构)倒(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八倒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语。凡夫二乘对涅槃境界的八种偏执之见。或执常、乐、我、净四倒,或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四倒。八倒[bādǎo]⒈佛教语。凡夫二乘对涅槃境界的八种偏执之见。或执常、乐、我、净四倒,或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四倒。
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凡夫二乘对涅槃境界的八种偏执之见。或执常、乐、我、净四倒,或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四倒。引南朝梁萧统《东斋听讲》诗:“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唐吉藏《法华义疏》卷三:“二乘之人自谓彼涅槃为常,则有乐浄;虽无人我而有法我,亦有我倒……此经始终既具破八倒,则是説涅槃竟。”
网络解释
八倒八倒,拼音是bādǎo,注音是ㄅㄚㄉㄠˇ,释义是佛教语。
综合释义
佛教语。凡夫二乘对涅槃境界的八种偏执之见。或执常、乐、我、净四倒,或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四倒。南朝梁萧统《东斋听讲》诗:“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唐吉藏《法华义疏》卷三:“二乘之人自谓彼涅槃为常,则有乐浄;虽无人我而有法我,亦有我倒……此经始终既具破八倒,则是説涅槃竟。”八倒[bādǎo]
汉语大词典
佛教语。凡夫二乘对涅槃境界的八种偏执之见。或执常、乐、我、净四倒,或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四倒。南朝梁萧统《东斋听讲》诗:“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唐吉藏《法华义疏》卷三:“二乘之人自谓彼涅槃为常,则有乐净;虽无人我而有法我,亦有我倒……此经始终既具破八倒,则是说涅槃竟。”
其他释义
1.佛教语。凡夫二乘对涅盘境界的八种偏执之见。或执常﹑乐﹑我﹑净四倒﹐或执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四倒。
八倒造句
1.它就像一只因饥饿而狂躁的野兽般向我们冲来,所过之处一片狼藉,任何障碍物在它的冲撞下都七颠八倒
2.李花结子正逢春,牛鸣二八倒插丁,螺角倒吹也无声。
3.听闻科举考试将近,那臣女便出一个‘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上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
4.别的还不打紧,不免把世上善恶祸福,灾祥吉凶都弄得七颠八倒,有违上天赏罚之公,报应之理。
5.于是在其他人喝得七颠八倒的时候,他来了个后发制人,拿出了一瓶六斤装的轩尼斯,给每个人的水杯倒满,带头一饮而尽。
6.那牛贼已经被我和令郎弄得七颠八倒,多分中山王不久就要处他死刑,还把他侵夺拐骗而得的百万家私分给许多受害人家。
7.关键是奇耻大辱之感,使两个人喝罢后都吐得浩浩荡荡哭得七颠八倒
8.不消得盗劫火烧,只消有出无进,七颠八倒,做事不着,算计不就,不知不觉的渐渐消耗了。
9.口里哩连罗连,把礼数多七颠八倒起来。
10.既死莫伤心好料理身后事宜莫弄得七颠八倒
八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