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水花
shuǐ huā

【拼音】:shuǐ huā

【注音】:ㄕㄨㄟˇㄏㄨㄚ

【词性】:名词。

【结构】:水(独体结构)花(上下结构)

【简体】:水花

【繁体】:水花

字义分解
水花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水华”。荷花的别名。萍的别名。指水上冰花。泛指水中之花。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浮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浮石》。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即水痘。参见“水痘”。水花[shuǐhuā]⒈亦作“水华”。荷花的别名。萍的别名。指水上冰花。泛指水中之花。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浮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浮石》。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即水痘。参见“水痘”。
基础解释
1.荷花的别名。2.萍的别名。3.泛指水中之花。4.指水上冰花。5.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6.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7.浮石的别名。8.病名,水痘。由滤过性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
引证解释
⒈亦作“水华”。荷花的别名。引晋崔豹《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宋朱熹《置酒白莲沼上》诗:“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广群芳谱·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⒉萍的别名。引《通志·草木一》:“藻生乎水中,萍生乎水上,萍之名类,亦多易相紊也。按:萍亦曰水花。”⒊泛指水中之花。引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唐杨衡《题玄和师仙药室》诗:“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⒋指水上冰花。引宋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今人于春、秋分夜半时,汲井水满大瓮中,封闭七日,发视则有水花生於瓮面,如轻冰。可采以为药。”⒌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引唐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诗:“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宋梅尧臣《送公仪龙图知杭州》诗:“江观白马潮,水花长鲸奔。”巴金《家》十九:“﹝觉新﹞一个不小心把船弄往右边一侧,甚至溅了水花上船。”⒍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引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⒎浮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浮石》。⒏即水痘。参见“水痘”。
网络解释
水花(汉语词语)水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uǐhuā,泛指水中之花。
综合释义
亦作“水华”。荷花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宋朱熹《置酒白莲沼上》诗:“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广群芳谱·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萍的别名。《通志·草木一》:“藻生乎水中,萍生乎水上,萍之名类,亦多易相紊也。按:萍亦曰水花。”泛指水中之花。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唐杨衡《题玄和师仙药室》诗:“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指水上冰花。宋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今人于春、秋分夜半时,汲井水满大瓮中,封闭七日,发视则有水花生於瓮面,如轻冰。可采以为药。”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唐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诗:“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宋梅尧臣《送公仪龙图知杭州》诗:“江观白马潮,水花长鲸奔。”巴金《家》十九:“﹝觉新﹞一个不小心把船弄往右边一侧,甚至溅了水花上船。”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浮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浮石》。即水痘。参见“水痘”。
网友释义
水花是一个汉语词语,泛指水中之花。
汉语大词典
(1).亦作“水华”。荷花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草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一名水芝,一名水花。”宋朱熹《置酒白莲沼上》诗:“共怜的皪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广群芳谱·花谱八·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水芝,一名水芸,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2).萍的别名。《通志·草木一》:“藻生乎水中,萍生乎水上,萍之名类,亦多易相紊也。按:萍亦曰水花。”(3).泛指水中之花。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咨议》诗:“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唐杨衡《题玄和师仙药室》诗:“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4).指水上冰花。宋沈括《梦溪补笔谈·杂志》:“今人于春、秋分夜半时,汲井水满大瓮中,封闭七日,发视则有水花生于瓮面,如轻冰。可采以为药。”(5).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唐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诗:“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宋梅尧臣《送公仪龙图知杭州》诗:“江观白马潮,水花长鲸奔。”巴金《家》十九:“﹝觉新﹞一个不小心把船弄往右边一侧,甚至溅了水花上船。”(6).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孙犁《白洋淀纪事·吴召儿》:“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7).浮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浮石》。(8).即水痘。参见“水痘”。
国语辞典
水被激动而起的水泡。水花[shuǐhuā]⒈水被激动而起的水泡。引唐·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诗:「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⒉泛指生长在水中的花。引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咨议〉诗:「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唐·杨衡〈题玄和师仙药室〉诗:「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英语splash,algalbloom,chickenpox(dialect)​德语Schaum(S)​,Spritzwasser(S)​法语éclaboussures,pulvérisation,vaporisateur
辞典修订版
水被激动而起的水泡。唐.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诗:「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泛指生长在水中的花。南朝梁.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林叶下仍飞,水花披未落。」唐.杨衡〈题玄和师仙药室〉诗:「石几香未尽,水花风欲零。」
辞典简编版
受激而四溅的水。 【造句】快艇飞驰而过,湖面激起阵阵水花。
其他释义
1.亦作'水华'。荷花的别名。2.萍的别名。3.泛指水中之花。4.指水上冰花。5.浪花;受激而四溅的水。6.指水里冒出来的泡沫。7.浮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浮石》。8.即水痘。参见'水痘'。
水花造句
1.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湖水舒展了胳膊,她跳着轻快地舞步,唱着动听的歌曲,哗啦啦,哗啦啦……就像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有时往湖面里扔些小石头,总会溅起几朵美丽的小水花,一朵,两朵,三朵……
2.海风阵阵的吹来,浪被撞击在礁石上,溅起了洁白的水花,它涌到岸边,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海浪一层一层从远处轻盈地荡来,给沙滩勾勒出一道白色的“裙边”,使大海更加迷人。
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4.如果没有石块的阻挡,小河就不会飞溅出美丽的水花;如果没有波浪的撞击,海边就不会形成柔软的沙滩;如果没有雄师的追捕,羚羊就不会在草原上生机勃勃的狂奔;如果没有风雪的袭击,梅花就不会散发出傲骨的芳香。
5.一股尘烟在金乌的尾巴后面逐渐升腾,那扬起的碎石在空中飞扬,随后又砸落在血色的湖中,击起阵阵水花,而一阵阵噼里叭啦的声音熔洞中此起彼落。
6.活动开幕当天,游客可体验融竞技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水上拔河”“碰碰球”等水上娱乐项目,感受水花四溅的清凉。
7.小河在望远镜里显得清澈而平静,打着漩涡的水从拦水坝泻下来,底下的水花在风中飞溅。
8.院中积水排泄不及,变为水塘,风撕下的叶子,像一叶叶小舟,摇晃着飘向出水口。空中那豆大的雨点斜打在院子里的积水上,激起朵朵水花,继而又变成了一个个透明的白色水泡,像戴着泳帽的健将,在游向远方中消失。
9.突然“轰隆”一声,闷雷炸开了,紧接着,在闪电中,白色的雨点,从天而降,雨越下越大,像炒豆。水塘里,建筑物上,飞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雨声又像一首首歌曲,“哒哒哒”“沙沙沙”“哗哗哗”……
10.清澈的山水从高处落下,拍打在石头上,变成了一片片白色的水花,走近了都有一股凉意。到了远处,水流没有那么湍急了。
水花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