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过求
guò qiú

【拼音】:guò qiú

【注音】:ㄍㄨㄛˋㄑ一ㄡˊ

【结构】:过(半包围结构)求(独体结构)

【繁体】:過求

字义分解
过求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过早求得。2.过分地求取。过求[guòqiú]⒈过早求得。⒉过分地求取。
基础解释
过早求得。过分地求取。
引证解释
⒈过早求得。引《左传·文公六年》:“秋,季文子将聘於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八月乙亥,晋襄公卒。”⒉过分地求取。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寿春一县之人,不曾欠公的,岂可过求。”清李渔《奈何天·巧怖》:“还有两位佳人替你做伴,少不得就过求了。”
网络解释
过求guòqiúㄍㄨㄛˋㄑㄧㄡˊ
综合释义
过早求得。《左传·文公六年》:“秋,季文子将聘於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八月乙亥,晋襄公卒。”过分地求取。《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寿春一县之人,不曾欠公的,岂可过求。”清李渔《奈何天·巧怖》:“还有两位佳人替你做伴,少不得就过求了。”
网友释义
guòqiúㄍㄨㄛˋㄑㄧㄡˊ过求(1).过早求得。《左传·文公六年》:“秋,季文子将聘於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八月乙亥,晋襄公卒。”(2).过分地求取。《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寿春一县之人,不曾欠公的,岂可过求。”清李渔《奈何天·巧怖》:“还有两位佳人替你做伴,少不得就过求了。”
汉语大词典
(1).过早求得。《左传·文公六年》:“秋,季文子将聘于晋,使求遭丧之礼以行。其人曰:‘将焉用之?’文子曰:‘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八月乙亥,晋襄公卒。”(2).过分地求取。《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寿春一县之人,不曾欠公的,岂可过求。”清李渔《奈何天·巧怖》:“还有两位佳人替你做伴,少不得就过求了。”
过求造句
1.同时,我们也应该应彻底摒弃通过求神拜佛来消灾的消极思想和天命论思想。
2.利用反向对应重合数轴法,通过求证每个重合数列中必定有素重合数存在,从而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
3.试验表明硝酸盐对硫酸盐还原的抑制为可逆的竞争性抑制,并通过求取动力学常数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4.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
5.然后,依据一定的准则将有界区域分解成一系列的单纯形,通过求解每个单纯形上正定二次函数的最优解,迭代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6.该算法通过求解友机导弹对目标的最优分配来确定空战决策方案。
7.在判定闭环网络控制系统指数稳定的同时,通过求解线性不等式获得了使系统指数稳定的状态反馈控制律。
8.惟有休养士气,观衅而动,不必过求速效,徒伤精锐,迨瓜熟蒂落,自可应手奏功也。
9.运用经典热力学理论,通过求解液相宏观动量守恒方程,推出了高温差条件下地下水的运动方程。
10.通过求解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获得液膜厚度、速度与温度等参数。
过求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