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犬祸
quǎn huò

【拼音】:quǎn huò

【注音】:ㄑㄨㄢˇㄏㄨㄛˋ

【结构】:犬(独体结构)祸(左右结构)

【繁体】:犬禍

字义分解
犬祸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犬祸[quǎnhuò]⒈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
基础解释
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
引证解释
⒈亦作“犬旤”。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軹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復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引高后遂病掖伤。”《汉书·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祸而崩。”《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於《易》,《兑》为口,犬以吠守,而不可信,言气毁故有犬旤。”《隋书·五行志上》:“天夺其心,爵加於犬,近犬祸也。”《清史稿·灾异志四》:“《洪范》曰:‘金曰从革。’金不从革,则为咎徵。凡恆暘、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於金。”
网络解释
犬祸犬祸的释义是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出自《史记·吕太后本纪》
综合释义
亦作“犬旤”。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軹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復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汉书·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祸而崩。”《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於《易》,《兑》为口,犬以吠守,而不可信,言气毁故有犬旤。”《隋书·五行志上》:“天夺其心,爵加於犬,近犬祸也。”《清史稿·灾异志四》:“《洪范》曰:‘金曰从革。’金不从革,则为咎徵。凡恆暘、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於金。”犬祸[quǎnhuò]亦作/犬禍/。犬祸[quǎnhuò]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
汉语大词典
亦作“犬祸”。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汉书·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太后持天下八年,病犬祸而崩。”《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于《易》,《兑》为口,犬以吠守,而不可信,言气毁故有犬祸。”《隋书·五行志上》:“天夺其心,爵加于犬,近犬祸也。”《清史稿·灾异志四》:“《洪范》曰:‘金曰从革。’金不从革,则为咎徵。凡恒旸、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于金。”
其他释义
1.亦作'犬禍'。2.古代将与犬有关的变异视作凶兆﹐附会人事﹐称为'犬祸'。语出《史记.吕太后本纪》:'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
犬祸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