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六钧
liù jūn

【拼音】:liù jūn

【注音】:ㄌ一ㄡˋㄐㄨㄣ

【结构】:六(独体结构)钧(左右结构)

【繁体】:六鈞

字义分解
六钧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
引证解释
⒈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引《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杜预注:“颜高、鲁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汉应瑒《驰射赋》:“顾摧月支,须紆六钧,口弯七规。”唐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诗:“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之一:“贾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网络解释
六钧“六钧”出自于《左传·定公八年》,释义:
综合释义
《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杜预注:“颜高、鲁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汉应瑒《驰射赋》:“顾摧月支,须紆六钧,口弯七规。”唐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诗:“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之一:“贾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六钧[liùjūn]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杜预注/颜高﹑鲁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
汉语大词典
《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杜预注:“颜高、鲁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汉应玚《驰射赋》:“顾摧月支,须纡六钧,口弯七规。”唐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诗:“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之一:“贾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其他释义
1.《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杜预注:'颜高﹑鲁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
六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