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二庄严
èr zhuāng yán

【拼音】:èr zhuāng yán

【注音】:ㄦˋㄓㄨㄤ一ㄢˊ

【结构】:二(独体结构)庄(半包围结构)严(独体结构)

【繁体】:二莊嚴

字义分解
二庄严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语。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后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二庄严[èrzhuāngyán]⒈佛教语。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后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
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后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引北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一》:“若有人能为法諮启,则为具足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亦省作“二严”。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善资粮者,福智二严。非清辨等恶取空者,能成是事,得菩提也。”元张仲深《送全上人》诗:“二严二乘妙熟探,大千小千了无外。”
网络解释
二庄严佛教语。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后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北本《涅盘经·师子吼菩萨品一》:“若有人能为法谘启,则为具足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亦省作“二严”。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善资粮者,福智二严。非清辨等恶取空者,能成是事,得菩提也。”元张仲深《送全上人》诗:“二严二乘妙熟探,大千小千了无外。”
综合释义
佛教语。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后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北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一》:“若有人能为法諮启,则为具足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亦省作“二严”。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善资粮者,福智二严。非清辨等恶取空者,能成是事,得菩提也。”元张仲深《送全上人》诗:“二严二乘妙熟探,大千小千了无外。”
汉语大词典
佛教语。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后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北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一》:“若有人能为法咨启,则为具足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亦省作“二严”。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善资粮者,福智二严。非清辨等恶取空者,能成是事,得菩提也。”元张仲深《送全上人》:“二严二乘妙熟探,大千小千了无外。”
其他释义
1.佛教语。智慧庄严和福德庄严。前者即六度中的般若,后者即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
二庄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