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模棱两端
mó léng liǎng duān

【拼音】:mó léng liǎng duān

【注音】:ㄇㄛˊㄌㄥˊㄌ一ㄤˇㄉㄨㄢ

【词性】:成语。

【繁体】:模棱兩端

字义分解
模棱两端的解释
词语解释
见“模棱两可”。模棱两端[móléngliǎngduān]⒈见“模棱两可”。
基础解释
见“[[模棱两可]]”。
引证解释
⒈见“模棱两可”。⒈见“模棱两可”。成语解释模棱两端
汉语大词典
见“模棱两可”。《汉语大词典》:模棱两可(模棱两可)  拼音:móléngliǎngkě形容对事情的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明史·余珊传》:“坚白异同,模棱两可,是盖大奸似忠,大诈似信。”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他觉得在文采的理论政策的渊博学问之下,就不敢坚持一个一定的主张,就不得不采取些模棱两可、含混的语句了。”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七章:“新任的支部书记……怕得罪人,在支部发生争论时,常常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亦作“模棱两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粤东纪事》:“祁宫保模棱两端,怕事之极。”
其他释义
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同“模棱两可”。
出处
《粤东纪事》:“祁宫保模棱两端,怕事之极。”
近反义词
模棱两端造句
1.唐朝宰相苏味道,身居相位数年,决策模棱两端,有“苏模棱”之称。
2.胡广本模棱两端,因见梁氏势盛,遂称冀功德过人,应比周公,锡以山川土田。(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31265/)
3.胡广本模棱两端,因见梁氏势盛,遂称冀功德过人,应比周公,锡以山川土田。[www.chazidian.com/zj-131265/模棱两端造句]
4.胡广本模棱两端,因见梁氏势盛,遂称冀功德过人,应比周公,锡以山川土田。[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31265/]
模棱两端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