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不惩
bù chéng

【拼音】:bù chéng

【注音】:ㄅㄨˋㄔㄥˊ

【结构】:不(独体结构)惩(上下结构)

【繁体】:不懲

字义分解
不惩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不制止。不戒惧;不警戒。不惩[bùchéng]⒈不制止。不戒惧;不警戒。
引证解释
⒈不制止。引《诗·小雅·节南山》:“不惩其心,覆怨其正。”毛传:“女不惩止女之邪心而反怨憎其正。”⒉不戒惧;不警戒。引《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朱熹集注:“惩,创艾也。虽死而心不悔也。”《韩非子·难二》:“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於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三国魏李康《运命论》:“盖讥汲黯之白首於主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
网络解释
不惩不惩(bùchéng)意思是不制止;不戒惧,不警戒。
综合释义
不制止。《诗·小雅·节南山》:“不惩其心,覆怨其正。”毛传:“女不惩止女之邪心而反怨憎其正。”不戒惧;不警戒。《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朱熹集注:“惩,创艾也。虽死而心不悔也。”《韩非子·难二》:“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於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三国魏李康《运命论》:“盖讥汲黯之白首於主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
网友释义
不惩(bùchéng)意思是不制止;不戒惧,不警戒。
汉语大词典
(1).不制止。《诗·小雅·节南山》:“不惩其心,覆怨其正。”毛传:“女不惩止女之邪心而反怨憎其正。”(2).不戒惧;不警戒。《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朱熹集注:“惩,创艾也。虽死而心不悔也。”《韩非子·难二》:“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三国魏李康《运命论》:“盖讥汲黯之白首于主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
其他释义
1.不制止。2.不戒惧;不警戒。
不惩造句
1.近日来,我城有些官员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劳民伤财,其罪不容忽视,不得不惩
2.姑姑,这贱婢若不惩治,等哪天真的对主子们做出什么恶事来……
3.只奖赏好的,而不惩罚坏的,就没有规矩;只惩罚坏的,而不奖励好的也台造成混乱。
4.就算长生天不惩罚你,我也不会放过你。
5.不惩治他会败坏风纪。
6.不打击违法犯罪,就没有公平正义;不惩治贪污腐败,就没有政清人和;不抑制“八耻”恶习,也就难以形成“八荣”风气。
7.不惩治他会败坏军纪。
8.从前朕见人情浇薄,官吏营私,相习成凤,罔知省改,势不得不惩治整理,以戒将来,今人心共知儆惕矣。
9.此次,念在你儿子被人殴打受伤,一怒之下丧失理智,我就不惩罚你了,但是你记住,有些事,可一而不可再。
10.倒是那个方玄,我不管他有什么原因,一个凡俗居然敢对拂珠这样有品阶的人咆哮威胁,如果这也不惩罚,长此以往,那些凡俗谁还把我们看在眼里?
不惩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