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持身
chí shēn

【拼音】:chí shēn

【注音】:ㄔˊㄕㄣ

【结构】:持(左右结构)身(独体结构)

【简体】:持身

【繁体】:持身

字义分解
持身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持身chíshēn。(1)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持身[chíshēn]⒈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例持身严格。英exerciseproperrestraints;
基础解释
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持身严格。
引证解释
⒈立身;修身。《列子·说符》:“子列子学於壶丘子林。引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汉刘向《说苑·杂言》:“怵於待禄,慎於持身。”宋苏轼《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於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沙汀《淘金记》二一:“这个从来点滴不沾、持身严格的半老妇人,喜欢喝点酒了。”
网络解释
持身持身,指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语出《列子·说符》:“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
综合释义
立身;修身。《列子·说符》:“子列子学於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汉刘向《说苑·杂言》:“怵於待禄,慎於持身。”宋苏轼《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於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沙汀《淘金记》二一:“这个从来点滴不沾、持身严格的半老妇人,喜欢喝点酒了。”持身[chíshēn]修治其身。《列子.说符》:「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宋.苏轼〈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于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
汉语大词典
立身;修身。《列子·说符》:“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壶丘子林曰:‘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汉刘向《说苑·杂言》:“怵于待禄,慎于持身。”宋苏轼《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于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沙汀《淘金记》二一:“这个从来点滴不沾、持身严格的半老妇人,喜欢喝点酒了。”
国语辞典
修治其身。持身[chíshēn]⒈修治其身。引《列子·说符》:「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宋·苏轼〈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于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
辞典修订版
修治其身。《列子.说符》:「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宋.苏轼〈广州东莞县资福寺舍利塔铭〉:「至于持身厉行,练精养志,或乘风而仙,或解形而去。」
其他释义
1.立身;修身。
持身造句
1.这也是修士的日常,到了蜕凡内圆满,一次顿悟几个月上年都有,毕竟这个时候餐风饮露甚至自然吞噬外界灵气维持身体运转是很正常的。
2.和你外出时保持身体的接触,不管是牵手、揽着肩,还是搂着腰,总之不想和你分开,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3.带上草地躺椅,睡袋,用热饮保持身体温暖状态。
4.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5.敢穿便宜衣服的人,才会不懈的保持身材。那些需要用品牌来印证自己的人,都忘了自己真正的美在哪里,换做人生亦是如此。愿你沉默彰显,优雅闲逸。
6.如果感到湿透了,你就不能保持身体内部足够高的体温,衣物层的功效也会在变湿的情况丧失。
7.怎么维持身材呢?暴饮暴食。
8.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持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知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而不知所执,此则庸人也。
9.加上他生性乐天达观,很少考虑个人得失,遇事想得开,这都是他长年保持身心健康的根本原因。
10.重新拾回当你还是孩提时候,保持身体充满活力的好习惯吧。
持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