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制麻
zhì má

【拼音】:zhì má

【注音】:ㄓˋㄇㄚˊ

【结构】:制(左右结构)麻(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制麻的解释
词语解释
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
基础解释
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
引证解释
⒈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詔黄”。引《新唐书·李栖筠传》:“始,栖筠见帝,敷奏明辩,不阿附,帝心善之,故制麻自中以授,朝廷莫知也。”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昆命于元龟》:“寧皇嘉定初,拜右相制麻。”
网络解释
制麻zhìmáㄓㄧˋㄇㄚˊ
综合释义
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詔黄”。《新唐书·李栖筠传》:“始,栖筠见帝,敷奏明辩,不阿附,帝心善之,故制麻自中以授,朝廷莫知也。”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昆命于元龟》:“寧皇嘉定初,拜右相制麻。”
汉语大词典
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新唐书·李栖筠传》:“始,栖筠见帝,敷奏明辩,不阿附,帝心善之,故制麻自中以授,朝廷莫知也。”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昆命于元龟》:“宁皇嘉定初,拜右相制麻。”
其他释义
1.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
制麻造句
1.在棉纺设备上纺制麻棉氨纶芯竹节纱将竹节纱技术与包芯纱技术融合在了一起,有其独特的工艺特点。
2.在整个东南亚战略位置上,特别是箝制麻六甲海峡,形成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3.炸制麻叶俗有“三矾二碱”之说,然而,晋中一带精此技艺者多用水饧和面,香油炸制。
4.目的为进一步掌握曲靖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目的探讨德惠市麻疹流行因素,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
6.但该村野生的蔓陀罗却依然很生长得很好,这种植物具有镇痛、麻醉等作用,相传是华佗配制麻沸散的原料。
7.目的探讨德惠市麻疹流行因素,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制麻造句】
8.在整个东南亚战略位置上,特别是箝制麻六甲海峡,形成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9.在棉纺设备上纺制麻棉氨纶芯竹节纱将竹节纱技术与包芯纱技术融合在了一起,有其独特的工艺特点。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制麻造句
制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