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六书
liù shū

【拼音】:liù shū

【注音】:ㄌ一ㄡˋㄕㄨ

【结构】:六(独体结构)书(独体结构)

【简体】:六书

【繁体】:六書

字义分解
六书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古代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英:thesixcategoriesofChinesecharacters;⒉ 即“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英:the“SixClassics”——TheBookofPoetry,BookofHistory,BookofChanges,BookofRites;BookofMusic,SpringandAutumnAnnals;六书[liùshū]⒈古代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英thesixcategoriesofChinesecharacters;⒉即“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英the“SixClassics”——TheBookofPoetry,BookofHistory,BookofChanges,BookofRites;BookofMusic,SpringandAutumnAnnals;
基础解释
(名)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引证解释
⒈ 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三家所列之名称、次第,大同而小异。引:《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⒉ 亦称“六体”。指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六种字体。《晋书·卫恒传》说与此同。参见“六体”。引:汉许慎《<说文>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左书,即秦隶书。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⒈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三家所列之名称、次第,大同而小异。引《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⒉亦称“六体”。指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六种字体。《晋书·卫恒传》说与此同。参见“六体”。引汉许慎《<说文>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左书,即秦隶书。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综合释义
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三家所列之名称、次第,大同而小异。亦称“六体”。指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六种字体。汉许慎《<说文>叙》:“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左书,即秦隶书。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晋书·卫恒传》说与此同。参见“六体”。
网友释义
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国语辞典
⒈ 为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⒉ 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六书[liùshū]⒈为中国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⒉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辞典修订版
为中语文字的六种创造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清.段玉裁.注。也称为「六体」。王莽时的六种字体。即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书、鸟虫书。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也称为「六体」。
其他释义
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六书造句
1.第六书体诞生,结束了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和楷书体五种书体统治中国书坛几千年的历史局面,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纪元。
2.冯友兰哲学作为中国现代哲学的重要创获,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史”“六书”中。
3."指事字"于"六书"中之次第,许慎列为"六书"第一,班固次于第二,郑司农位置于第四,后世学者皆依班固。
4.例如,“体”乃人之本、“从”乃人跟人、“众”乃三人成众、“泪”乃目中流水、“阴阳”乃日月之合……既符合六书规律,又更生动简捷。
5.为了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
6.依汉字结构,介绍造字原理与六书内涵。
7.但同样是以汉字作为研究重点的汉字标志设计领域却对“六书”的成果涉猎较少,偶有触及者也没有系统的论断。
8.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9.另外还有直接作符号专指某处的“指事”,一形一声的“形声”,辗转相注的“转注”,以及借字代用的“假借”等等,合起来称为“六书”。
10.图六:书面工作有时就是这样一种循环:你给上级交的越多,第二天需要你修改,增加的也就越多,周而复始,直到你崩溃。
六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