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名士
míng shì

【拼音】:míng shì

【注音】:ㄇ一ㄥˊㄕˋ

【词性】:名词。

【结构】:名(上下结构)士(独体结构)

【简体】:名士

【繁体】:名士

字义分解
名士的解释
词语解释
名士míngshì。(1)。(2)以诗文等著称的人。(3)很有名望但不做官的人。名士[míngshì]⒈以诗文等著称的人。例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后汉书·方术传论》英celebratedscholar;personwithliteraryreputation;celebritywithnoofficialpost;⒉很有名望但不做官的人。例勉诸侯,聘名士。——《礼记·月令》
基础解释
名望高而不在位的人。有名的人士。才华洋溢,不拘小节的人
引证解释
⒈指名望高而不仕的人。引《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郑玄注:“名士,不仕者。”孔颖达疏:“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絶,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汉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晋书·刘颂传》:“今阎閭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故何也?清议不肃,人不立德,行在取容,故无名士。”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⒉旧时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知名士人。引《吕氏春秋·尊师》:“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元虞集《送韩伯高佥宪浙西》诗:“闕下諫书谁第一?济南名士旧无双。”⒊泛指知名人士。引老舍《四世同堂》二:“他的人虽小,而气派很大,平日交结的都是名士与贵人。”⒋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之士。参见“名士风流”。引《红楼梦》第四九回:“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瞿秋白《<乱弹>代序》:“固然,乾嘉之世的绅士之中已经搀杂了些盐商‘驵侩’--郑板桥之类的名士所瞧不起的。”⒌指刑名之士。引《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
网络解释
名士(瑞士制表世家名士(Baume&Mercier))名士,奢华腕表品牌拥有185年历史,总部位于日内瓦的瑞士制表世家名士(Baume&Mercier)始终秉持“唯美主义,只制造品质最上乘的腕表”的座右铭,坚持创作经典永恒的腕表系列,成为至臻完美的典范。作为奢华腕表的代表品牌,名士与人们挚诚分享来自布鲁涅特(LesBrenets)制表工坊的品牌文化与制表技术,坚定不移地传达独特品牌理念:“凝聚珍贵时刻”(LifeisaboutMoments)。
综合释义
指名望高而不仕的人。《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郑玄注:“名士,不仕者。”孔颖达疏:“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絶,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汉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晋书·刘颂传》:“今阎閭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故何也?清议不肃,人不立德,行在取容,故无名士。”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旧时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知名士人。《吕氏春秋·尊师》:“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元虞集《送韩伯高佥宪浙西》诗:“闕下諫书谁第一?济南名士旧无双。”泛指知名人士。老舍《四世同堂》二:“他的人虽小,而气派很大,平日交结的都是名士与贵人。”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之士。《红楼梦》第四九回:“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瞿秋白《<乱弹>代序》:“固然,乾嘉之世的绅士之中已经搀杂了些盐商‘驵侩’--郑板桥之类的名士所瞧不起的。”参见“名士风流”。指刑名之士。《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名士[míngshì]《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议郎何顒等,皆名士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杨观察是当今名士。」《礼记.月令》:「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无奈嘉兴的朋友都知道公孙是个做诗的名士。」尚高论、倜傥而不务小节的人士,如魏晋时代尚清谈之士。名士[míngshì]有名的人士。【造句】胡适提倡白话文,是中外皆知的名士。名士[míngshì]才华洋溢,不拘小节的人。【造句】以诗文等著称的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后汉书·方术传论》
网友释义
名士,指已出名而未出仕的人;泛指有名的人。见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汉语大词典
(1).指名望高而不仕的人。《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郑玄注:“名士,不仕者。”孔颖达疏:“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术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汉桓宽《盐铁论·褒贤》:“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晋书·刘颂传》:“今阎闾少名士,官司无高能,其故何也?清议不肃,人不立德,行在取容,故无名士。”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2).旧时指以学术诗文等著称的知名士人。《吕氏春秋·尊师》:“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元虞集《送韩伯高佥宪浙西》诗:“阙下谏书谁第一?济南名士旧无双。”(3).泛指知名人士。老舍《四世同堂》二:“他的人虽小,而气派很大,平日交结的都是名士与贵人。”(4).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之士。《红楼梦》第四九回:“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瞿秋白《〈乱弹〉代序》:“固然,乾嘉之世的绅士之中已经搀杂了些盐商‘驵侩’--郑板桥之类的名士所瞧不起的。”参见“名士风流”。(5).指刑名之士。《史记·律书》:“自是之后,名士迭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
国语辞典
有名的人士。名士[míngshì]⒈有名的人士。引《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杨观察是当今名士。」近名流名人闻人⒉名望高而不在位的人。引《礼记·月令》:「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无奈嘉兴的朋友都知道公孙是个做诗的名士。」⒊尚高论、倜傥而不务小节的人士,如魏晋时代尚清谈之士。英语famousscholar,worthy,celebrity,esp.distinguishedliterarypersonhavingnoofficialpost法语célèbreérudit,digne,célébrité
辞典修订版
有名的人士。《三国志.卷六.魏书.袁绍传》:「议郎何顒等,皆名士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杨观察是当今名士。」名望高而不在位的人。《礼记.月令》:「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无奈嘉兴的朋友都知道公孙是个做诗的名士。」尚高论、倜傥而不务小节的人士,如魏晋时代尚清谈之士。
辞典简编版
有名的人士。 【造句】胡适提倡白话文,是中外皆知的名士。才华洋溢,不拘小节的人。 【造句】名士风范、风流名士
其他释义
①有名望而不出仕的人:聘名士,礼贤士。②以学术诗文称著的人:江南名士|名士自风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名士造句
1.爱惜自己的羽毛,珍惜自己的信念,蔑视凡人所看重的功名利禄,这是中国名士几千年传承的核心意识。高天流云。
2.世上的名士,只求宽厚仁爱,却弄得待客馈送的饮食,被憧仆给减少,允诺资助的东西,被妻子给克扣,轻侮宾客,刻薄乡邻,这是治家的大祸害。
3.君子之风是不趋俗不媚世的行为,是一种孤洁傲岸的境界。真名士自风流,唯有用超拔的思想方能达到君子之风的境界。
4.魏晋名士的魅力,不在于离群索居、傲视众生。这事说来话长,此处不作评论,但有一点可能是定律;任何傲视众生的人都谈不上魅力,魅力在于交流,在于发射,在于广泛的被接受。未曾交流,不被接受的魅力,不叫魅力。余秋雨 
5.作为画家的万世辉性情狷傲禀性浪漫,属于名士风流那一类。
6.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7.清顺治三年,他在吴江大败清军,被清廷列为务必斩除的“三吴名士之首”。
8.要做个好明星,就得会搞事,把故事搞成事故,把事情搞成情事,真名士,自风流,真明星,自风骚,对待娱乐圈,我们永远要有一颗颠倒黑白的心。
9.常州别称“龙城”,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年历史文化的古城,素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美誉。
10.开办了我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不少江南名士皆肆业于其家,所藏书贴,号称天下第一。
名士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