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冒死
mào sǐ

【拼音】:mào sǐ

【注音】:ㄇㄠˋㄙˇ

【结构】:冒(上下结构)死(半包围结构)

【简体】:冒死

【繁体】:冒死

字义分解
冒死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不顾生命危险。冒死[màosǐ]⒈不顾生命危险。
引证解释
⒈不顾生命危险。引《后汉书·寇荣传》:“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闕,披肝胆,布腹心。”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有振武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圣美,其子冒死直前护救。”清金和《围城纪事·咏盟夷》:“冒死入奏得帝命,江水汪汪和议定。”
网络解释
冒死冒死,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不顾生命危险。《后汉书·寇荣传》:“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闕,披肝胆,布腹心。”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有振武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圣美,其子冒死直前护救。”清金和《围城纪事·咏盟夷》:“冒死入奏得帝命,江水汪汪和议定。”冒死[màosǐ]不顾性命。《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鲍勖传》:「臣冒死以闻,唯陛下察焉。」《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今日于阵前得见故人,欲进一言,故特冒死而来。」冒死[màosǐ]不顾性命。【造句】警察冒死救出人质。
汉语大词典
不顾生命危险。《后汉书·寇荣传》:“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阙,披肝胆,布腹心。”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有振武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圣美,其子冒死直前护救。”清金和《围城纪事·咏盟夷》:“冒死入奏得帝命,江水汪汪和议定。”
国语辞典
不顾性命。冒死[màosǐ]⒈不顾性命。引《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鲍勖传》:「臣冒死以闻,唯陛下察焉。」《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今日于阵前得见故人,欲进一言,故特冒死而来。」近拚命拚死英语tobravedeath
辞典修订版
不顾性命。《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鲍勖传》:「臣冒死以闻,唯陛下察焉。」《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今日于阵前得见故人,欲进一言,故特冒死而来。」
辞典简编版
不顾性命。 【造句】警察冒死救出人质。
其他释义
1.不顾生命危险。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冒死造句
1.冒死拍摄南京某酒吧保安和客户对打现场照片!
2.一出世便袭职其父的都指挥使之职,相貌雅致,又年轻有材,而且还有冒死救父的义勇壮举,因此颇受名公巨卿以及文人雅士的靑睬,在北京就素有“白皙通侯最少年”。
3.生效中钧座,敢云无一念之私,不得已而晋忠言,冒死陈词,伏乞明察。
4.广西贵县人,因其父参加太平军遭满门抄斩,司马玄年幼被乡邻冒死救出。 
5.花烛之夜,素贞冒死陈词感动公主。
6.有大臣冒死谏言,使得康熙怒不可遏,立即严加痛惩。
7.我一定冒死完成这次冲锋任务。
8.于天子郊外为强人所掠,身无盘费,且无车马,伶仃孤苦,无处逃窜,谨冒死上言。
9.好笑的是,乌老大等人冒死反抗明明将她抓来了,却不知这位装作又聋又哑的不起眼的女童便是众人闻之丧胆的天山童姥。
10.阎应元命石匠砌墙,匠危惧不前,阎应元言辞恳切,动之以情,石匠深受感动,于是冒死登城修葺城垛,使之牢固如初。
冒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