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炙鸡渍酒
zhì jī zì jiǔ

【拼音】:zhì jī zì jiǔ

【注音】:ㄓˋㄐ一ㄗˋㄐ一ㄡˇ

【词性】:成语。

【简体】:炙鸡渍酒

【繁体】:炙雞漬酒

字义分解
炙鸡渍酒的解释
词语解释
形容祭品简薄,而情意深重。炙鸡渍酒[zhìjīzìjiǔ]⒈《后汉书·徐穉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稚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谓以棉帤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旧恩的典实。
引证解释
⒈亦省作“炙鸡”。引《后汉书·徐穉传》“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弔。常於家豫炙鸡一隻,以一两緜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以水渍緜,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謁则去,不见丧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东汉徐孺子﹞炙鸡渍酒,万里赴弔……有忠厚不忘恩之意。”明张煌言《祭定西侯张侯服文》:“徒深掛剑之怀,每阻炙鸡之愿。”
综合释义
指以棉絮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东汉徐孺子]~,万里赴吊……有忠厚不忘恩之意。◎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汉语大词典
《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稚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谓以棉帤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旧恩的典实。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东汉徐孺子﹞炙鸡渍酒,万里赴吊……有忠厚不忘恩之意。”亦省作“炙鸡”。明张煌言《祭定西侯张侯服文》:“徒深挂剑之怀,每阻炙鸡之愿。”
国语辞典
形容祭品简薄,而情意深重。参见「只鸡絮酒」条。炙鸡渍酒[zhìjīzìjiǔ]⒈形容祭品简薄,而情意深重。参见「只鸡絮酒」条。引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炙鸡渍酒,万里赴吊,于清高不混俗之中,有忠厚不忘恩之意。」成语解释炙鸡渍酒
辞典修订版
形容祭品简薄,而情意深重。参见「只鸡絮酒」条。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炙鸡渍酒,万里赴吊,于清高不混俗之中,有忠厚不忘恩之意。」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祭品简薄,而情意深重。见只鸡絮酒条。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炙鸡渍酒,万里赴吊,于清高不混俗之中,有忠厚不忘恩之意。
其他释义
指以棉絮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
出处
《后汉书·徐穉传》“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於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炙鸡渍酒造句
1.[东汉徐孺子]炙鸡渍酒,万里赴吊……有忠厚不忘恩之意。◎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炙鸡渍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