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虎竹
hǔ zhú

【拼音】:hǔ zhú

【注音】:ㄏㄨˇㄓㄨˊ

【结构】:虎(半包围结构)竹(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虎竹的解释
词语解释
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虎竹[hǔzhú]⒈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
引证解释
⒈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引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唐李白《出自蓟北门行》:“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按,《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答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又《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用虎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
网络解释
虎竹虎竹,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唐李白《出自蓟北门行》:“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按,《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答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鐫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又《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用虎符,其餘徵调,竹使而已。”虎竹[hǔzhú]
汉语大词典
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唐李白《出自蓟北门行》:“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按,《汉书·文帝纪》:“﹝二年﹞九月,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颜师古注引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答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又《后汉书·杜诗传》:“旧制发兵,皆用虎符,其馀徵调,竹使而已。”
其他释义
1.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
虎竹造句
1.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李白 
虎竹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