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望风而溃
wàng fēng ér kuì

【拼音】:wàng fēng ér kuì

【注音】:ㄨㄤˋㄈㄥㄦˊㄎㄨㄟˋ

【词性】:成语。

【简体】:望风而溃

【繁体】:望風而潰

字义分解
望风而溃的解释
词语解释
望风而溃wàngfēng’érkuì。(1)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望风而溃[wàngfēngérkuì]⒈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例西川自唐刘辟构逆后,久无干戈,人不习战。每岁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蛮旗才举,望风而溃。——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英fleeatthemeresightoftheoncomingforce;
基础解释
’érkuì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
综合释义
形容军旅不堪一击。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闭门避蛮》:「每岁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蛮旗才举,望风而溃。」望风而溃[wàngfēngérkuì]修订本参考资料:望见敌人的踪影或气势便吓得溃散。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独乐毅自引燕军,长驱深入,所过宣谕威德,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亦作望风瓦解。
网友释义
望风而溃是汉语词语,是指远望敌人踪影就已吓得溃散。
汉语大词典
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例如:西川自唐刘辟构逆后,久无干戈,人不习战。每岁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蛮旗才举,望风而溃。——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国语辞典
望见敌人的踪影或气势便吓得溃散。《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独乐毅自引燕军,长驱深入,所过宣谕威德,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也作「望风瓦解」。望风而溃[wàngfēngérkuì]⒈望见敌人的踪影或气势便吓得溃散。也作「望风瓦解」。引《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独乐毅自引燕军,长驱深入,所过宣谕威德,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成语解释望风而溃
成语词典版
01.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闭门避蛮》:「每岁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蛮旗才举,望风而溃。」02.《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独乐毅自引燕军,长驱深入,所过宣谕威德,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
其他释义
远望敌人踪影就已吓得溃散。形容军队毫无战斗力,还未接触,就已溃散。
近反义词
望风而溃造句
1.宋武帝刘裕东灭鲜卑慕容超,西灭羌族姚泓,北朝大名鼎鼎的拓跋嗣和赫连勃勃皆望风而溃,以此大功而有天下,于情于理说得过去,但“其为神人所愤怒者”。
2.骑兵和步兵的差异,在冲锋时能看得很清楚,骑兵只是打马跑起来,那声势就已经非常吓人,也怪不得明军和满清作战,总有些军队会望风而溃
3.同时在南部的宋行,谢旌也从南部开始筹划,对会稽的东部地区展开了攻击,一路上攻城拨寨,所过之处无不势如破竹,地方势力望风而溃。 
4.后来调查发现,令英军望风而溃的敌人,无非芦苇丛中数以百计受惊乱走的地蟹。
5.封帅手握虎狼之师,堂堂正正列阵而战,就可以将大食兵马打得望风而溃
6.瑞拉全境,西班牙军望风而溃,不堪一击。
7.此役后,晋军望风而溃,大夏军则势如破竹。
8.西元1006年七月,阿尔伯特攻下奥地利重镇格拉茨,奥地利诸城望风而溃,阿尔伯特兵进逼维也纳。
9.瑞拉全境,西班牙军望风而溃,不堪一击。【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10.后来调查发现,令英军望风而溃的敌人,无非芦苇丛中数以百计受惊乱走的地蟹。(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望风而溃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