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评书
píng shū

【拼音】:píng shū

【注音】:ㄆ一ㄥˊㄕㄨ

【词性】:名词。

【结构】:评(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

【简体】:评书

【繁体】:評書

字义分解
评书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评书píngshū。(1)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南方多称“评话”,也有称“评词”的。评书[píngshū]⒈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南方多称“评话”,也有称“评词”的。英storytelling;
基础解释
(名)曲艺的一种,多讲说长篇故事:听~。
引证解释
⒈评论书法。引元王恽《<颜鲁公书谱>序》:“东坡云:评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元黄溍《跋荆公帖》:“今观此帖,风神閒逸,韵度清美,临学之家,宜有取焉,评书者未可以彼而废此也。”⒉曲艺的一种。多讲说长篇故事。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戏剧之外,又有托偶(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要知这话的原故,竟抵得一回评书。”老舍《茶馆》人物表:“邹福远--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网络解释
评书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综合释义
评论书法。元王恽《<颜鲁公书谱>序》:“东坡云:评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元黄溍《跋荆公帖》:“今观此帖,风神閒逸,韵度清美,临学之家,宜有取焉,评书者未可以彼而废此也。”曲艺的一种。多讲说长篇故事。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戏剧之外,又有托偶(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要知这话的原故,竟抵得一回评书。”老舍《茶馆》人物表:“邹福远--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网友释义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汉语大词典
(1).评论书法。元王恽《〈颜鲁公书谱〉序》:“东坡云:评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元黄溍《跋荆公帖》:“今观此帖,风神閒逸,韵度清美,临学之家,宜有取焉,评书者未可以彼而废此也。”(2).曲艺的一种。多讲说长篇故事。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封台》:“戏剧之外,又有托偶(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要知这话的原故,竟抵得一回评书。”老舍《茶馆》人物表:“邹福远--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国语辞典
一种民间曲艺。是一种全靠嘴说的个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将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故事,叙述得活龙活现。评书的场所,初在农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馆里。评书[píngshū]⒈一种民间曲艺。是一种全靠嘴说的个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将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故事,叙述得活龙活现。评书的场所,初在农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馆里。
辞典修订版
一种民间曲艺。是一种全靠嘴说的个人表演,表演者以一把摺扇、一块惊堂木将历史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故事,叙述得活龙活现。评书的场所,初在农村露天空地,后在茶馆里。
其他释义
曲艺曲种。流行于北方地区,故又称“北方评书”。清初已形成,只说不唱。传统书目都为长篇,演员运用各种说讲、表演技巧,以“扣子”造成悬念,取得艺术效果。书目以历史故事为主。
评书造句
1.他的评书,讲得娓娓动听,把听众全给听得津津有味。
2.他听评书着了迷,如果不是妈妈找来,他是不会半路走开的。
3.她把评书讲得有声有色,台下的人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4.评书评弹是地方听众的,小品相声是全国观众的,舞蹈舞剧是文化人士的。只有电影,只有电影是整个世界的。
5.评书,说实话,很多的时候喜欢带入个人的一些情感在里面。但是,自己更多的是几乎不会涉及到亲情在里面。亲情,是一个很复杂同样也很简单的事物。在这个世界里,很少能说谁对谁错。可谈论到这部在我心中认为是经典的作品,却是不得不涉及到这方面的讨论。
6.王武听了一会便意兴阑珊,这个评书中的楚太祖与自己所知道的项少龙性格迥然不同,俨然成了一不解风情的面具式英雄,原著开篇的香艳情节亦被删汰全无。
7.收音机里经常会播放刘兰芳、单田方老师的评书,为了不遗漏其中一天的章节,我放学后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往家里跑,然后直奔伙伴家去听评书
8.未曾进过学堂,却通过“旁听”积累了大量书本知识,善讲评书、唱弹词,即席评唱更是他的表演绝活。
9.小时候,广播里最让我着迷的栏目就是评书连播。
10.家喻户晓的袁阔成、田连元、刘兰芳、单田芳几位评书表演艺术家,无一不是从辽河畔走进空中书场、电视书场的。
评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