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亦作'幽霭'。幽深貌。盛貌。
基础解释
亦作/'幽霭/'。幽深貌。盛貌。
引证解释
亦作“幽靄”。幽深貌。唐李德裕《寄茅山孙炼师》诗:“石上谿蓀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盛貌。《汉书·扬雄传上》:“既亡鸞车之幽蔼兮,焉驾八龙之委蛇?”颜师古注:“幽蔼,犹晻蔼也。”《文选·左思<蜀都赋>》:“楩柟幽蔼於谷底,松柏蓊鬱於山峯。”李周翰注:“幽蔼、蓊鬱,茂盛貌。”
网络解释
幽蔼幽蔼,亦作“幽霭”,指幽深貌。
网友释义
幽蔼,亦作“幽霭”,指幽深貌。
汉语大词典
(1).亦作“幽霭”。幽深貌。唐李德裕《寄茅山孙炼师》诗:“石上溪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2).盛貌。《汉书·扬雄传上》:“既亡鸾车之幽蔼兮,焉驾八龙之委蛇?”颜师古注:“幽蔼,犹晻蔼也。”《文选·左思〈蜀都赋〉》:“楩楠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李周翰注:“幽蔼、蓊郁,茂盛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