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京洛
jīng luò

【拼音】:jīng luò

【注音】:ㄐ一ㄥㄌㄨㄛˋ

【结构】:京(上中下结构)洛(左右结构)

【简体】:京洛

【繁体】:京洛

字义分解
京洛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京洛jīngluò。(1)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京洛[jīngluò]⒈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例京洛骚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英capital;
基础解释
等于说“京城”。本指洛阳,因东周、东汉曾在这里建都,故称“京洛”京洛骚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引证解释
⒈亦作“京雒”。⒉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引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⒊泛指国都。引唐张说《应制奉和》诗:“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清方文《送王涓来应试北上寄陈吏部》诗:“京雒故人如借问,勿言江汉有垂纶。”刘国钧《辛壬之间杂诗》之一:“故园南望渺鸿鱼,京洛飘零感岁除。”
网络解释
京洛京洛本为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十三代都会,后代多有沿用。
综合释义
亦作“京雒”。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泛指国都。唐张说《应制奉和》诗:“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清方文《送王涓来应试北上寄陈吏部》诗:“京雒故人如借问,勿言江汉有垂纶。”刘国钧《辛壬之间杂诗》之一:“故园南望渺鸿鱼,京洛飘零感岁除。”京洛[jīngluò]洛阳的别名。参见「洛阳」条。因东周、东汉曾在此建都,故称为「京洛」。
网友释义
京洛本为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十三代都会,后代多有沿用。后世则用“京洛”泛指国都,如东晋南北朝指建康(今南京),清朝指北京。
汉语大词典
亦作“京雒”。(1).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汉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2).泛指国都。唐张说《应制奉和》诗:“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清方文《送王涓来应试北上寄陈吏部》诗:“京雒故人如借问,勿言江汉有垂纶。”刘国钧《辛壬之间杂诗》之一:“故园南望渺鸿鱼,京洛飘零感岁除。”
国语辞典
洛阳的别名。参见「洛阳」条。因东周、东汉曾在此建都,故称为「京洛」。京洛[jīngluò]⒈洛阳的别名。参见「洛阳」条。因东周、东汉曾在此建都,故称为「京洛」。
其他释义
1.亦作'京雒'。2.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3.泛指国都。
京洛造句
1.十年阔别晤清颜,京洛舟车任往还;宦海驰驱人易老,客途劳瘁鬓先斑。
2.以其俗好置牡丹,有京洛之遗风。
3.犹将席卷京洛,肆其蚁聚之徒;宰割黎元,纵其鲸吞之势。
4.古镇上有百余座明清老宅,其中建于凊宣统年间张信昌宅保存完好,当属精品,仪门上两扇漆黑大门上勾刻八个字的楹联“京洛传钩”“曲江养鸽”。
5.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6.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7.浮舟相随:京洛雪浅,阡陌千灯,恍然一梦,长歌命中。
8.京洛两都,是惟帝宅,街衢坊市,固须修筑,城内不得穿掘为窑,烧造砖瓦,其有公私修造,不得於街巷穿坑取土。
9.未来,北京洛阳企业商会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支持和促进京洛两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合作。
10.京洛乘坐的人工三轮车刚刚刚刚停稳,他便一度正步跳上去,一块大洋落到了车夫的手心。
京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