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扫地以尽
sǎo dì yǐ jìn

【拼音】:sǎo dì yǐ jìn

【注音】:ㄙㄠˇㄉ一ˋ一ˇㄐ一ㄣˋ

【词性】:成语。

【繁体】:掃地以盡

字义分解
扫地以尽的解释
词语解释
扫地以尽sǎodìyǐjìn。(1)比喻破坏无遗,也指威风、名誉等完全丧失。扫地以尽[sǎodìyǐjìn]⒈比喻破坏无遗,也指威风、名誉等完全丧失。英becompletelydiscredited;
基础解释
比喻破坏无遗,也指威风、名誉等完全丧失
引证解释
⒈见“扫地俱尽”。⒈见“扫地俱尽”。成语解释扫地以尽
综合释义
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地主的体面威风,~。◎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汉语大词典
见“扫地俱尽”。《汉语大词典》:扫地俱尽(扫地俱尽)  拼音:sǎodìjùjìn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用于贬义。《晋书·儒林传序》:“惟怀逮悯,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亦作“扫地以尽。”梁启超《新民议·禁早婚议》:“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将扫地以尽。”
其他释义
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出处
《汉书·魏豹田儋韩信传赞》:“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尽矣。”
近反义词
扫地以尽造句
1.苏联能将日本关东军扫地以尽,但却夺不下一座珍宝岛。
2.唉,再不读诗!斯文既已扫地以尽,就连诗歌一并扫了去吧……
3.字于尔等之要求,则国家等于灭亡;盖余为代表中华民国四万万人之人格,如余为部下威力所屈,临难求免,则余之人格扫地,即等于中华民族之人格扫地以尽
4.二战期间,日军极度地凶残,军队的名誉扫地以尽,“给人的印象则是最残忍的无道德的民族,这是很可惜的。
5.唐末五代时期礼崩乐坏,纲常扫地以尽,中国封建社会的新阶段在旧秩序的大动乱中到来。
6.这样,曾国藩这位“中兴名将”、“旷代功臣”,转瞬之间变成“谤讥纷纷,举国欲杀”的汉奸、卖国贼,“积年清望几于扫地以尽矣”。
7.作弊的心理压力基本丧失,则既意味着惩罚机制的失灵,也意味着羞耻感、自尊心的扫地以尽
8.“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
9.所有这些导致政府的权威和纪律扫地以尽、荡然无存,终于引起社会动乱,使我们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10.每次战乱都使经济积累和文化积累遭到严重破坏,有时甚至是扫地以尽,如东汉末和唐末。
扫地以尽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