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曹操、刘备的并称。曹植、刘桢的并称。曹刘[cáoliú]⒈曹操、刘备的并称。曹植、刘桢的并称。
基础解释
1.曹操、刘备的并称。2.曹植、刘桢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曹操、刘备的并称。引晋陆机《辩亡论上》:“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阿龙北固持双矛,披图赤壁思曹刘。”⒉曹植、刘桢的并称。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至於扬班之伦,曹刘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唐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序》:“仅按班张以下诸人之赋、曹刘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
网络解释
曹刘曹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曹操和刘备的秉并称,另外一种是曹植和刘祯的并称,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所说“曹刘”为曹操和刘备,唐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的“曹刘”说的是曹植和刘祯。
综合释义
曹操、刘备的并称。晋陆机《辩亡论上》:“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阿龙北固持双矛,披图赤壁思曹刘。”曹植、刘桢的并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至於扬班之伦,曹刘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唐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序》:“仅按班张以下诸人之赋、曹刘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
汉语大词典
(1).曹操、刘备的并称。晋陆机《辩亡论上》:“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阿龙北固持双矛,披图赤壁思曹刘。”(2).曹植、刘桢的并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比兴》:“至于扬班之伦,曹刘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唐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序》:“仅按班张以下诸人之赋、曹刘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于是今音行而古音亡。”
其他释义
1.曹操﹑刘备的并称。2.曹植﹑刘桢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