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三师
sān shī

【拼音】:sān shī

【注音】:ㄙㄢㄕ

【结构】:三(独体结构)师(左右结构)

【繁体】:三師

字义分解
三师的解释
词语解释
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星名。三国的军队。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三师[sānshī]⒈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⒉星名。⒊三国的军队。⒋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引证解释
⒈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引唐窦常《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⒉星名。引《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⒊三国的军队。引《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杜预注:“三国之军在戴,故郑伯合围之。”⒋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参见“三师七僧”。引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若论发戒功,与三师齐德,何为不请之乎?可準三师而请。”
网络解释
三师道教三师分别,度师、籍师、经师。商代的军队组织分右、中、左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古称三公,自北魏以后又称三师。
综合释义
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唐窦常《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三国的军队。《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杜预注:“三国之军在戴,故郑伯合围之。”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若论发戒功,与三师齐德,何为不请之乎?可準三师而请。”参见“三师七僧”。
汉语大词典
(1).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唐窦常《奉贺太保岐公》诗:“五色诏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金史·百官志一》:“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2).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三公三星,在北斗杓南,及魁第一星西,一云在斗柄东,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在魁西者名三师。”(3).三国的军队。《左传·隐公十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杜预注:“三国之军在戴,故郑伯合围之。”(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若论发戒功,与三师齐德,何为不请之乎?可准三师而请。”参见“三师七僧”。
其他释义
1.北魏以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见《通典.职官一》。2.星名。3.三国的军队。4.佛教语。指授具足戒的三名和尚,即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
三师造句
1.二师弟猪八戒做了‘净坛使者’,三师弟履行‘金身罗汉’之职。 
2.三师兄,你先回客房歇息一下吧!等四师兄和布衣神剑杜甫杜掌门他们到了,我让采桑子去唤你。
3.而且这两个人在北洋系中举足轻重,若是袁世凯失败,曹锟和第三师将无所依归,更成了背叛民国的帮凶,是众矢之的。
4.命第五军向保山集中,命第六军克日完成入缅准备,派第九十三师赴车里,对泰、老方面搜索警戒,派第四十九师刘观隆团为先遣支队,即开畹町。
5.车桥这里一打响,三师第七旅就攻克朱圩子,保障了作战部队北面侧后的安全。
6.事实上岳海波的判断并没有错,就在侦察一连的前锋部队抵达朝阳路和关帝店北街的交汇处之时,警卫第三师第十三团一营已经抵达了大北窑。 
7.沈阳军区守备第三师炮兵团一营二连副指导员。
8.他赶过了在前面走的几个营,就叫第三师停止前进,他相信,我们的纵队前面的确没有散兵线。
9.这三人自然就是任意行三师兄弟,自从那青柯镇出来后,他们可悲的走了半个多月都没有再遇到任何城镇,所以一路只能风餐路宿进得相当无奈。
10.后周维炯率部策应六霍起义,为红三十三师和皖西苏区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三师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