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隐约
yǐn yuē

【拼音】:yǐn yuē

【注音】:一ㄣˇㄩㄝ

【词性】:形容词。

【结构】:隐(左右结构)约(左右结构)

【简体】:隐约

【繁体】:隱約

字义分解
隐约的解释
词语解释
困厄;俭约。谓义深而言简。大约;约略。依稀不明貌。隐约[yǐnyuē]⒈困厄;俭约。谓义深而言简。大约;约略。依稀不明貌。
基础解释
(形)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近]模糊|依稀。[反]清楚|清晰。
引证解释
⒈困厄;俭约。引《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飢渴隐约,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陈鼓应注:“隐约含有逼困之意。”《楚辞·严忌<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王逸注:“言己放於山泽,隐身守约。”《后汉书·赵典传》:“典少篤行隐约,博学经书。”李贤注:“隐,静也。约,俭也。”宋曾巩《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⒉谓义深而言简。引《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司马贞索隐:“谓其意隐微而言约也。”张守节正义:“《诗》《书》隐微而约省者,迁深惟欲依其隐约而成其意志也。”宋欧阳修《谢氏诗序》:“希孟之言,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⒊依稀不明貌。引南朝梁何逊《初发新林》诗:“帝城犹隐约,家国无处所。”唐韩愈《次硖石》诗:“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洪深《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这已在林子中,远处鼓声隐约可闻。”
网络解释
隐约(词语)隐约,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困厄;俭约。《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飢渴隐约,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陈鼓应注:“隐约含有逼困之意。”《楚辞·严忌<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王逸注:“言己放於山泽,隐身守约。”《后汉书·赵典传》:“典少篤行隐约,博学经书。”李贤注:“隐,静也。约,俭也。”宋曾巩《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谓义深而言简。《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司马贞索隐:“谓其意隐微而言约也。”张守节正义:“《诗》《书》隐微而约省者,迁深惟欲依其隐约而成其意志也。”宋欧阳修《谢氏诗序》:“希孟之言,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依稀不明貌。南朝梁何逊《初发新林》诗:“帝城犹隐约,家国无处所。”唐韩愈《次硖石》诗:“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洪深《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这已在林子中,远处鼓声隐约可闻。”
汉语大词典
(1).困厄;俭约。《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旦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陈鼓应注:“隐约含有逼困之意。”《楚辞·严忌〈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王逸注:“言己放于山泽,隐身守约。”《后汉书·赵典传》:“典少笃行隐约,博学经书。”李贤注:“隐,静也。约,俭也。”宋曾巩《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2).谓义深而言简。《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司马贞索隐:“谓其意隐微而言约也。”张守节正义:“《诗》《书》隐微而约省者,迁深惟欲依其隐约而成其意志也。”宋欧阳修《谢氏诗序》:“希孟之言,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3).依稀不明貌。南朝梁何逊《初发新林》诗:“帝城犹隐约,家国无处所。”唐韩愈《次硖石》诗:“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洪深《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这已在林子中,远处鼓声隐约可闻。”
国语辞典
不分明的样子。隐约[yǐnyuē]⒈不分明的样子。引宋·苏轼〈和陶止酒〉诗:「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薛仁贵征辽事略》:「仰射笠子一箭,复起去,用连珠箭,笠子入青霄之内,隐约如寒星之象。」反明显分明清楚⒉意义深微而言词简略。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⒊穷困不得志。引《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唐·韩愈〈闵已赋〉:「昔颜氏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
辞典修订版
不分明的样子。宋.苏轼〈和陶止酒〉诗:「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薛仁贵征辽事略》:「仰射笠子一箭,复起去,用连珠箭,笠子入青霄之内,隐约如寒星之象。」意义深微而言词简略。《史记.卷一三零.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穷困不得志。《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唐.韩愈〈闵已赋〉:「昔颜氏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
辞典简编版
不清楚、不明显的样子。 【造句】虽然四周弥漫着浓雾,但远处的灯火仍隐约可见。
其他释义
①模糊不清:隐约听到|隐约其辞|风云忽飘荡,隐约闻箫鼓。②含义深而言辞简约: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近反义词
隐约造句
1.两人的身影终于消失在狭隘的小道尽头,留给众人的除了回味无穷的神姿,还有几句隐约可听的争嘴。
2.深夜里,我隐隐约约地听到村子的远处传来一阵阵悲哀的哭泣声。
3.屋内已是一片尘土,现在又在跌下去的人四周飞扬起更浓的尘埃,尘埃中隐约只见一些胳膊大腿纠缠在一起。
4.我走到池塘边,深吸了一口气,一股淡淡的荷花香抚摸着我的鼻尖。在月光的照耀下,我隐隐约约的看到了娇美的荷花,她像从牛乳中洗过似的,那么冰清玉洁那么亭亭玉立,让人不禁生爱怜之心。
5.夜,愈加深沉,思念仍无止境的飘散,隐隐约约仿佛看见家的影子,被我的思念拉长成一条绵绵的线,牵动我的心,令我依赖,让我爱恋。
6.人人都爱惜生命,不愿其速逝,却害怕时间,唯恐其停滞。我们面对这脱去事件外衣的赤裸裸的时间,发现它原来空无所有,心中隐约对生命的实质也起了恐慌。
7.尹先春说,之前,他和妻子隐约知道一些女儿和强儿交往的情况,但强儿的家庭及个人状况,让爱女心切的夫妇俩不堪忍受女儿将来受苦,便执意反对两人交往。
8.那些情爱,隐隐约约地,宛若是将要来的小船。载着他们离去各自孤单的港湾。
9.在远处的皑皑雪峰隐约出现之时,规模较小的群山则向古城倒来。丽江城内,阡陌纵横,但底部正受采石厂蚕食。
10.托伊达里亚人是一个有着蓝皮肤、小翅膀和某些鸟类特征的矮小种族,在他们粗短的鼻子后面隐约可见短小的獠牙,两条细腿的末端是一双蹼足。
隐约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