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国丧
guó sāng

【拼音】:guó sāng

【注音】:ㄍㄨㄛˊㄙㄤ

【结构】:国(全包围结构)丧(上下结构)

【简体】:国丧

【繁体】:國喪

字义分解
国丧的解释
词语解释
国丧guósāng。(1)旧指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的丧事,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宴乐婚嫁,以示哀掉。国丧[guósāng]⒈旧指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的丧事,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宴乐婚嫁,以示哀掉。英statefuneral;
基础解释
旧指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的丧事,在一定的时间内禁止宴乐婚嫁,以示哀掉。
引证解释
⒈帝、后之丧,臣民缟素,停止宴乐婚嫁,称国丧。引《东观汉记·廉范传》:“章和二年,帝崩,范奔赴敬陵……或谓麟曰:‘故蜀郡太守廉叔度,好賙人穷,今奔国丧,当是。’”
网络解释
国丧国丧是汉语词汇,拼音guósāng,出处《东观汉记·廉范传》。
综合释义
帝、后之丧,臣民缟素,停止宴乐婚嫁,称国丧。《东观汉记·廉范传》:“章和二年,帝崩,范奔赴敬陵……或谓麟曰:‘故蜀郡太守廉叔度,好賙人穷,今奔国丧,当是。’”
网友释义
国丧是汉语词汇,拼音guósāng,出处《东观汉记·廉范传》。
汉语大词典
帝、后之丧,臣民缟素,停止宴乐婚嫁,称国丧。《东观汉记·廉范传》:“章和二年,帝崩,范奔赴敬陵……或谓麟曰:‘故蜀郡太守廉叔度,好赒人穷,今奔国丧,当是。’”
国语辞典
旧日称帝后之丧,现多指国家元首或副元首之丧。国丧[guósāng]⒈旧日称帝后之丧,现多指国家元首或副元首之丧。引《书经·康王之诰》汉·孔安国·传:「臣卫来朝而遇国丧,遂因见新王。」
辞典修订版
旧日称帝后之丧,现多指国家元首或副元首之丧。《书经.康王之诰》汉.孔安国.传:「臣卫来朝而遇国丧,遂因见新王。」
其他释义
指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的丧事。
国丧造句
1.阿麽,现在是国丧期,你阿耶说了,咱们家的人皆不可出府。
2.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3.后被五刑而死,观察其本,实在是一夫诳惑,国丧身诛,本同末异之流矣,其字当然不以为楷!
4.不违背农时,不在疾病流行时兴兵作战,为的是爱护自己的民众;不乘敌人国丧时去进攻它,也不趁敌国灾荒时去进攻它,为的是爱护敌国的民众;不在冬夏两季兴师,为的是爱护双方的民众。
5.在过去,国丧期间要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6.丙戊年夏四月,太皇太后薄氏薨,国丧
7.盖因满人以骑兵而兴,火器却是其克星,所以彼惧我民众持火器覆灭其享国,乃禁此利器,徒令国丧民弊。
8.国丧期间,酒肉是想都别想,一碗粟米饭,两碟咸菜加上些时令蔬果,就是这顿家宴的全部内容了。
9.扶苏也是一惊,按照当时的习俗,国丧期间是不能进行军事行动的,如果华阳太后现在就驾薨,那么伐赵之事就会延后。
10.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
国丧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