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雷公墨
léi gōng mò

【拼音】:léi gōng mò

【注音】:ㄌㄟˊㄍㄨㄥㄇㄛˋ

【结构】:雷(上下结构)公(上下结构)墨(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雷公墨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雷墨。雷公墨[léigōngmò]⒈即雷墨。
引证解释
⒈即雷墨。参见“雷墨”。引《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唐刘恂《岭表录异·雷公庙》:“每大雷雨后,多於野中得黳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鎗然,光莹如漆。”
网络解释
雷公墨雷公墨,是我国古人对陨石玻璃的称呼。因其常于雷雨天中被雨水从岩层中冲刷脱落出来,以致古人误以为是雷电造成的,是传说中的雷公画符遗留的墨块。在暴雨倾泻后的海南岛,往往会发现地里有一种杏子大小,长约十几厘米,样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质石块。由于它总是在雷雨之后出现,因此被称为“雷公墨”。
综合释义
即雷墨。《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唐刘恂《岭表录异·雷公庙》:“每大雷雨后,多於野中得黳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鎗然,光莹如漆。”参见“雷墨”。
汉语大词典
即雷墨。《太平广记》卷三九四引唐刘恂《岭表录异·雷公庙》:“每大雷雨后,多于野中得黳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鎗然,光莹如漆。”参见“雷墨”。《汉语大词典》:雷墨  拼音:léimò雷州每大雨后,多于野中得黳石,光莹如漆,叩之玱然,谓之“雷墨”。可入药。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曰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雷公秋冬则伏地下,人取而食之,其状类彘。又云与黄鱼同食者,人皆震死。亦有收得雷斧、雷墨者,以为禁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
其他释义
1.即雷墨。
雷公墨造句
1.赵老憋虽然身受重伤,但他脑中贪念更重,实难舍弃这块千载难遇的“雷公墨”。
雷公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