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宋儒
sòng rú

【拼音】:sòng rú

【注音】:ㄙㄨㄥˋㄖㄨˊ

【结构】:宋(上下结构)儒(左右结构)

【简体】:宋儒

【繁体】:宋儒

字义分解
宋儒的解释
词语解释
宋代的儒者。一般指宋代理学家二程﹑朱熹等。宋儒[sòngrú]⒈宋代的儒者。一般指宋代理学家二程、朱熹等。
引证解释
⒈宋代的儒者。一般指宋代理学家二程、朱熹等。参见“宋学”。引明王世贞《与陈户部晦伯书》:“其稍上者,即操觚之士,攀西京,躡大历,厌薄宋儒,以为不足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宋儒事事言理,此理从何面推求耶?”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卷上:“苟非汉儒传经,则圣经贤传,久坠於地,宋儒何能高谈性命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你这个又是中了宋儒之毒,甚么‘六合之外,存而勿论’。”
网络解释
宋儒宋儒:明代进士
综合释义
宋代的儒者。一般指宋代理学家二程、朱熹等。明王世贞《与陈户部晦伯书》:“其稍上者,即操觚之士,攀西京,躡大历,厌薄宋儒,以为不足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宋儒事事言理,此理从何面推求耶?”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卷上:“苟非汉儒传经,则圣经贤传,久坠於地,宋儒何能高谈性命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你这个又是中了宋儒之毒,甚么‘六合之外,存而勿论’。”参见“宋学”。宋儒[sòngrú]宋代讲习并提倡理学的儒者。
汉语大词典
宋代的儒者。一般指宋代理学家二程、朱熹等。明王世贞《与陈户部晦伯书》:“其稍上者,即操觚之士,攀西京,蹑大历,厌薄宋儒,以为不足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宋儒事事言理,此理从何面推求耶?”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卷上:“苟非汉儒传经,则圣经贤传,久坠于地,宋儒何能高谈性命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你这个又是中了宋儒之毒,甚么‘六合之外,存而勿论’。”参见“宋学”。
国语辞典
宋代讲习并提倡理学的儒者。宋儒[sòngrú]⒈宋代讲习并提倡理学的儒者。
其他释义
1.宋代的儒者。一般指宋代理学家二程﹑朱熹等。
宋儒造句
1.痛恨宋儒疑经改经之悖谬,毛奇龄强调诠解经义必以实据为凭他严格地遵循以经证经的论学之方,而且还兼采诸子百家以及后儒之说以为旁证。
2.不过,宋儒推崇道德旨趣的正统观念对于世道人心的潜移默化,要到明清时代才看得比较清楚。
3.民,在止于至善。宋儒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并作解说。
4.先秦阳刚学说,汉人天道自然理论,魏晋玄学,唐代禅宗顿悟说,宋儒理气之论,明人心学,都对书法的发展有极大影响。
5.举例言之,假如你持宋儒的观点,就会认为,全社会没有了再醮的寡妇,所有的女孩子都躲在家里等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6.如孟子拒杨墨,如宋儒在佛老面前争强好胜、以天理压人欲,如现代中国革命以国家消灭个人……
7.盖汉儒重师传,渊源有自;宋儒尚心悟,研索易深。
8.在实学这一点上,西学本与汉儒实事求是、宋儒即物穷理相通。
9.宋儒杨龟山创立了东林书院。
10.宋儒朱熹格物穷理,一草一木皆含至理,这。
宋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