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鉴明
jiàn míng

【拼音】:jiàn míng

【注音】:ㄐ一ㄢˋㄇ一ㄥˊ

【结构】:鉴(上下结构)明(左右结构)

【繁体】:鑑明

字义分解
鉴明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鉴明'。2.镜面明净。3.审察明白。
基础解释
亦作/'鉴明/',亦作/'鉴明/'。镜面明净。审察明白。
引证解释
⒈亦作“鉴明”。⒉镜面明净。引《庄子·德充符》:“鑑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⒊审察明白。引京剧《审龙珠》第十二场:“贼王府陷害我送官究办,望大人细体察鉴明此寃。”
网络解释
鉴明鉴明(1858—?年),民国南京僧人,法名彻明,江苏扬州府甘泉县籍。光绪末年任南京普德寺方丈,增建殿寮,颇得其力。民国元年(1912年),与全国各地名僧发起组织“中华佛教总会”。有嗣法弟子月朗。(南京詹天灵撰)
综合释义
亦作“鉴明”。镜面明净。《庄子·德充符》:“鑑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汉语大词典
亦作“鉴明”。(1).镜面明净。《庄子·德充符》:“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2).审察明白。京剧《审龙珠》第十二场:“贼王府陷害我送官究办,望大人细体察鉴明此冤。”
鉴明造句
1.信长公明鉴,明国人在九州只要稍稍遇到些抵抗,往往便要把当地领主抄家灭族,单是在肥前藩的岛原地区被处决的一揆众就在三万以上。
2.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3.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4.以事明鉴明心智,以人为鉴正言行。
5.以事明鉴明心智,以人为鉴正言行。摒出私欲终身乐,廉洁清正一身清。
6.看录像时,仪器显示他们大脑中鉴明痛苦的活动网络亮了起来,但录像同时还激活了他们脑中与奖赏有关的区域。
7.这些不明物体现在被鉴明是大量的鸟,它们是在迁徙的途中被光束吸引,搞得迷失了方向。
8.这些不明物表此刻被鉴明是年夜量的鸟,它们是在迁移的途中被光束吸引,搞得迷失落了标的目标。
9.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0.以铜为鉴,明目;以史为鉴,清心;以步为车,强体;以学为食,醒神。
鉴明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