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风仪
fēng yí

【拼音】:fēng yí

【注音】:ㄈㄥ一ˊ

【结构】:风(半包围结构)仪(左右结构)

【简体】:风仪

【繁体】:風儀

字义分解
风仪的解释
词语解释
释义风度,风采,仪容。风仪[fēngyí]⒈风度,仪容。
引证解释
⒈风度,仪容。引《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庾太尉风仪伟长,不轻举止,时人皆以为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道士缓步庭中,年可四十,风仪清古。”沉昌直《寄龙圣江西》诗:“龙君美风仪,濯濯春柳姿。”
网络解释
风仪风仪:《水浒传》中的人物
释义
风度,仪容。
综合释义
风度,仪容。《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庾太尉风仪伟长,不轻举止,时人皆以为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道士缓步庭中,年可四十,风仪清古。”沉昌直《寄龙圣江西》诗:“龙君美风仪,濯濯春柳姿。”
汉语大词典
风度,仪容。《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庾太尉风仪伟长,不轻举止,时人皆以为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道士缓步庭中,年可四十,风仪清古。”沈昌直《寄龙圣江西》诗:“龙君美风仪,濯濯春柳姿。”
国语辞典
风采仪容。风仪[fēngyí]⒈风采仪容。引南朝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序〉:「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雪等润。」《南史·卷三二·张邵传》:「畅随宜应答,吐属如流,音韵详雅,风仪华润。」近风采
辞典修订版
风采仪容。南朝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序〉:「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雪等润。」《南史.卷三二.张邵传》:「畅随宜应答,吐属如流,音韵详雅,风仪华润。」
其他释义
1.风度,仪容。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风仪造句
1.素闻合府上下均孝思纯笃,猝遭大故,自必哀痛逾恒,惟念令尊风仪垂范,典型长在,似不宜以过情之毁,上拂亲心,还望节哀顺变,以礼制情,是所企祷。
2.勃勃魁岸,美风仪,性辩慧,秦王兴见而奇之,与论军国大事,宠遇逾于勋旧。
3.之前富勒姆区政府已经提出竞标承办接风仪式,先于邻近的切尔西区政府提出的竞标,于是这成为了游街终点的传统。
4.衣裳风仪是特性的表征,反应一私人的文明涵养和风格,映现自己的职司和名望。
5.美风仪,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墨。
6.站在远处眺望,那朦胧的春雾、柔柔的春风,仪态万千的柳树,这不正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景图吗?
7.从神韵、风仪、情态、姿貌,到明眸、朱唇、细腰、滑肤等方面把洛神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
8.走近祠堂,祠堂正殿供奉的张文献公塑像风仪秀整,让人不由想到后人对张九龄的评语——风度蕴藉。
9.祠堂正殿供奉的张文献公塑像风仪秀整,让人不由想到后人对张九龄的评语——风度蕴藉。
10.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
风仪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