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流行坎止
liú xíng kǎn zhǐ

【拼音】:liú xíng kǎn zhǐ

【注音】:ㄌ一ㄡˊㄒ一ㄥˊㄎㄢˇㄓˇ

【词性】:成语。

【简体】:流行坎止

【繁体】:流行坎止

字义分解
流行坎止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语本《汉书•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己。”谓顺流而行,遇险而止。比喻行止进退视境况而定。流行坎止[liúxíngkǎnzhǐ]⒈语本《汉书·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己。”谓顺流而行,遇险而止。比喻行止进退视境况而定。
引证解释
⒈谓顺流而行,遇险而止。比喻行止进退视境况而定。引语本《汉书。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己。”宋苏轼《答程天侔书》之一:“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清郁植《悲歌》:“流行坎止随所如,入世那能量枘凿。”
综合释义
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流行坎止[liúxíngkǎnzhǐ]修订本参考资料:坎,坑洞,指危险。流行坎止表示乘船顺流而下,遇到险境就停止。语本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比喻人的行止顺应自然,不勉强。宋˙黄庭坚˙赠李辅圣诗: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元˙刘元˙木兰花慢˙问神仙何处词:一任流行坎止,又何须、汩汩名利间。
汉语大词典
语本《汉书。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己。”谓顺流而行,遇险而止。比喻行止进退视境况而定。宋苏轼《答程天侔书》之一:“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清郁植《悲歌》:“流行坎止随所如,入世那能量枘凿。”
国语辞典
坎,坑洞,指危险。流行坎止表示乘船顺流而下,遇到险境就停止。语本《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比喻人的行止顺应自然,不勉强。宋.黄庭坚〈赠李辅圣〉诗:「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元.刘元〈木兰花慢.问神仙何处〉词:「一任流行坎止,又何须、汩汩名利间。」流行坎止[liúxíngkǎnzhǐ]⒈坎,坑洞,指危险。流行坎止表示乘船顺流而下,遇到险境就停止。语本比喻人的行止顺应自然,不勉强。宋·黄庭坚〈赠李辅圣〉诗:「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元·刘元〈木兰花慢·问神仙何处〉词:「一任流行坎止,又何须、汩汩名利间。」引《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成语解释流行坎止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坎,坑洞,指危险。流行坎止表示乘船顺流而下,遇到险境就停止。语本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比喻人的行止顺应自然,不勉强。宋˙黄庭坚˙赠李辅圣诗:旧管新收几妆镜,流行坎止一虚舟。元˙刘元˙木兰花慢˙问神仙何处词:一任流行坎止,又何须、汩汩名利间。
其他释义
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已。”
近反义词
反义词
流行坎止造句
1.你流行坎止的方法不好,在道义上是说不过去的。
流行坎止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