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孔老
kǒng lǎo

【拼音】:kǒng lǎo

【注音】:ㄎㄨㄥˇㄌㄠˇ

【结构】:孔(左右结构)老(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孔老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孔子与老子的并称。孔老[kǒnglǎo]⒈孔子与老子的并称。
基础解释
孔子与老子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孔子与老子的并称。引汉枚乘《七发》:“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后汉书·冯衍传下》:“然后闔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自三五以来,暨于孔老,洗心佛法,要将有人,而献酬之跡,曾不乍闻者何哉?”
网络解释
孔老孔老,拼音是kǒnglǎo,汉语词语,意思是孔子与老子的并称。出自《七发》。
综合释义
孔子与老子的并称。汉枚乘《七发》:“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后汉书·冯衍传下》:“然后闔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自三五以来,暨于孔老,洗心佛法,要将有人,而献酬之跡,曾不乍闻者何哉?”
汉语大词典
孔子与老子的并称。汉枚乘《七发》:“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后汉书·冯衍传下》:“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自三五以来,暨于孔老,洗心佛法,要将有人,而献酬之迹,曾不乍闻者何哉?”
孔老造句
1.可是就在第九天的时候,眉儿的一席话把孔老三的满腔热情立即熄灭的干干净净,犹如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把孔老三惊的当即呆在了原地。
2.到有危险就避开走,孔老夫子就是这么教的。可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谁立之?
3.近来,某些专家学者呼吁青少年诵读“四书五经”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大概是他们觉得“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于是病笃乱投医,转而向孔老夫子讨救兵了。
4.多回头看看,检点一下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正大光明,乃孔老夫子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
5.孔老夫子开放昌明,也表示不能接受没有亲临现场的遥祭。
6.得开行动。会用人你就无所不能,团队有专家你就无所不专为何没有人能超越孔老二,因为老大总是牺牲品。
7.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最大,你最二。天再大,也有边际,你二的“无法无天”。但是朕就是喜欢你“二”的直率,“二”的坦白。特颁发你“孔老二”嘉奖。愿再接再厉,将“二”进行到底。
8.本报昨日《课堂为啥不能多点笑声?》一文刊登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文中“板面孔”老师的做法遭到了教育界人士一致反对。
9.他画水,画浪头,画云水,我认为陆俨少老师走了之后,估计就没什么人能和孔老师匹敌了,这是他的地位。
10.他们遵循孔老夫子关于诗歌“兴、观、群、怨”四大社会功能之说,抱屈子之怀,执董狐之笔,秉婉约之心,抒豪放之志。
孔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