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扶余
fú yú

【拼音】:fú yú

【注音】:ㄈㄨˊㄩˊ

【结构】:扶(左右结构)余(上下结构)

【繁体】:扶餘

字义分解
扶余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2.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阴《干封祭文》。扶余[fúyú]⒈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⒉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阴《干封祭文》。
基础解释
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
引证解释
⒈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引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餘国。”古直《虬髯客》诗:“万丈红光海外起,坐拥扶餘作天子。”⒉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阴《乾封祭文》。
综合释义
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餘国。”古直《虬髯客》诗:“万丈红光海外起,坐拥扶餘作天子。”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阴《乾封祭文》。扶余[fúyú]
汉语大词典
(1).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馀国。”古直《虬髯客》诗:“万丈红光海外起,坐拥扶馀作天子。”(2).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阴《乾封祭文》。
扶余造句
1.根据扶余油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调整改造原则、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2.本文针对扶余油田油层埋藏浅、地质储量大、难开发储量多的特点,开展了扶余油田浅层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
3.同时,结合扶余油田西区矿场实例对周期注水的注水方式、周期、注水量及效果进行了探讨。对裂缝性砂岩油藏实施周期注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肇州油田扶余油层储层发育差,低孔、低渗、低丰度。
5.仍令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与定方讨平百济,俘其王扶余义慈,献于阙下。
6.东隔松花江与榆树市、舒兰县相望;西与农安县接壤;南与九台市、长春市相连;北与扶余县毗邻。
7.实现大面积有效开发动用特低渗透扶余油层已探明未动用储量。
8.这说明萨尔图油层的烃类成熟度比扶余油层的烃类成熟度高。
9.老太监见扶余义慈发怒,不由得颤抖著回答道启禀大王,黑齿常之已有密报到来,言之在大唐击杀新罗公主金芝兰,为唐人华剑锋所阻,以致功败垂成。
10.巨吉林扶余步行街木呐的说道!
扶余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