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利出一孔
lì chū yī kǒng

【拼音】:lì chū yī kǒng

【注音】:ㄌ一ˋㄔㄨ一ㄎㄨㄥˇ

【词性】:成语。

字义分解
利出一孔的解释
词语解释
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⒈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成语解释利出一孔
网友释义
春秋时期,管子在《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中提到“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战国时期,商鞅在《商君书》亦提出“利出一孔”的思想。这个唯一的孔道,就是“农战”。除此之处的商业、娱乐等事项,尽在禁除之列。他的商鞅变法,按照“利出一孔”和“驱农归战”的中心思想。将秦国整个社会打造成了“农战”体制,全民为兵。最终得以横扫六国,实现统一。
出处
《管子·国蓄》:“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弱民》:“利出一孔,则国多物。”
利出一孔造句
1.“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2.虽然有众多的落第者,但在“利出一孔”的科举制度中,少数几个人所演义的成才故事,依然能够激励多数人去成就万里挑一的神话。
3.孟晚舟用两个特别的词汇阐释了企业网和终端消费两项新业务的关系,既要“力出一孔”,又要“利出一孔”。
4.真名论坛《管仲陷阱———解读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钥匙》认为,管仲的“利出一孔”思想,为历代治理国家的根本国策。
5.华为任正非随后撰文《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称,华为要坚持“利出一孔”的原则。
6.向齐桓公提出“官山海”,即专营山海资源,主要对盐实行国营,利出一孔
7.“福祸相倚,利出一孔。”你可要谨记。
8.华为任正非昨日发布寄语称,如果能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原则,华为就不会倒下。
9.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虽然“利出一孔”财富汲取流程的抵制遭到了清算,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杀戮性的清洗,人口的流失在所难免。
10.所谓“管仲陷阱”,核心就是“利出一孔”———只有一个获利的孔道、途径,即国家采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
利出一孔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