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昏聩
hūn kuì

【拼音】:hūn kuì

【注音】:ㄏㄨㄣㄎㄨㄟˋ

【词性】:形容词。

【结构】:昏(上下结构)聩(左右结构)

【简体】:昏聩

【繁体】:昏聵

字义分解
昏聩的解释
词语解释
昏聩hūnkuì。(1)眼花耳聋,头脑糊涂。昏聩[hūnkuì]⒈眼花耳聋,头脑糊涂。例一个昏聩而又可怜的老人。英dateless;becapriciousorlawless;bedecrepitandmuddleheaded;
基础解释
(形)眼花耳聋,比喻头脑糊涂,不明是非:~无能。
引证解释
⒈眼花耳聋。形容神志昏乱。引宋王安石《上执政书》:“非独以此也,某又不幸,今兹天被之疾,好学而苦眩,稍加以忧思,则往往昏聵不知所为。”《辽史·萧挞不也传》:“与北院宣徽使耶律挞不也善,乙辛嫉之,令人诬告谋废立事。不胜搒掠,诬伏。上引问,昏聵不能自陈,遂见杀。”清袁枚《新齐谐·女化男》:“耒阳薛姓女名雪妹,嫁有日矣,忽病危,昏聵中,有白鬚老人……迫以物纳之而去。”冰心《寄小读者》二七:“等到一阵神力用过,倏忽中掷此百兽之王,于死的铁门之内以后,他神志昏聩的抱头颓坐。”⒉眼花耳聋。比喻愚昧,糊涂。引明归有光《与王子敬书》之四:“向人昏聵之甚,泥团不足尽之也。”《红楼梦》第二七回:“但他忒昏聵的不象了!”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真是太费唇舌,我们的君侯昏聩到了那样的程度!每天只是打瞌睡,你给他说过的话,一转身他便忘记了。”
网络解释
昏聩昏聩,指眼花耳聋,头脑糊涂。比喻不明事理,头脑糊涂,不明是非,如:一个昏聩而又可怜的老人。
综合释义
眼花耳聋。形容神志昏乱。宋王安石《上执政书》:“非独以此也,某又不幸,今兹天被之疾,好学而苦眩,稍加以忧思,则往往昏聵不知所为。”《辽史·萧挞不也传》:“与北院宣徽使耶律挞不也善,乙辛嫉之,令人诬告谋废立事。不胜搒掠,诬伏。上引问,昏聵不能自陈,遂见杀。”清袁枚《新齐谐·女化男》:“耒阳薛姓女名雪妹,嫁有日矣,忽病危,昏聵中,有白鬚老人……迫以物纳之而去。”冰心《寄小读者》二七:“等到一阵神力用过,倏忽中掷此百兽之王,于死的铁门之内以后,他神志昏聩的抱头颓坐。”眼花耳聋。比喻愚昧,糊涂。明归有光《与王子敬书》之四:“向人昏聵之甚,泥团不足尽之也。”《红楼梦》第二七回:“但他忒昏聵的不象了!”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真是太费唇舌,我们的君侯昏聩到了那样的程度!每天只是打瞌睡,你给他说过的话,一转身他便忘记了。”
网友释义
昏聩,指眼花耳聋,头脑糊涂。比喻不明事理,头脑糊涂,不明是非。如:一个昏聩而又可怜的老人。
汉语大词典
(1).眼花耳聋。形容神志昏乱。宋王安石《上执政书》:“非独以此也,某又不幸,今兹天被之疾,好学而苦眩,稍加以忧思,则往往昏聩不知所为。”《辽史·萧挞不也传》:“与北院宣徽使耶律挞不也善,乙辛嫉之,令人诬告谋废立事。不胜搒掠,诬伏。上引问,昏聩不能自陈,遂见杀。”清袁枚《新齐谐·女化男》:“耒阳薛姓女名雪妹,嫁有日矣,忽病危,昏聩中,有白须老人……迫以物纳之而去。”冰心《寄小读者》二七:“等到一阵神力用过,倏忽中掷此百兽之王,于死的铁门之内以后,他神志昏聩的抱头颓坐。”(2).眼花耳聋。比喻愚昧,糊涂。明归有光《与王子敬书》之四:“向人昏聩之甚,泥团不足尽之也。”《红楼梦》第二七回:“但他忒昏聩的不象了!”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真是太费唇舌,我们的君侯昏聩到了那样的程度!每天只是打瞌睡,你给他说过的话,一转身他便忘记了。”
国语辞典
眼花耳聋,神智昏乱。昏聩[hūnkuì]⒈眼花耳聋,神智昏乱。引《辽史·卷九九·萧挞不也传》:「不胜搒掠,诬伏。上引问,昏聩不能自陈,遂见杀。」《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昏聩的狠,一日又觉得明白些。」⒉愚昧糊涂,不明事理。也作「昏瞆」、「昏愦」。引《福惠全书·卷一五·刑名部·人命中》:「其昏聩之官,不能觉察。」反贤明
辞典修订版
眼花耳聋,神智昏乱。《辽史.卷九九.萧挞不也传》:「不胜搒掠,诬伏。上引问,昏聩不能自陈,遂见杀。」《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太公淹淹在床,一日昏聩的狠,一日又觉得明白些。」愚昧糊涂,不明事理。《福惠全书.卷一五.刑名部.人命中》:「其昏聩之官,不能觉察。」也作「昏瞶」、「昏愦」。
辞典简编版
愚昧糊涂,不明事理。 【造句】分公司的主管因为昏聩无能,领导无方,所以被总公司给撤职了。
其他释义
眼花耳聋。比喻头脑糊涂,不明是非:神志~ㄧ~无能。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昏聩造句
1.当时,潘鼎新名义上节制东线各军,实际上责任不专,指挥不灵,加上他本人昏聩无能,毫无威望,不能组织各部的协同行动。
2.浑浑噩噩,昏聩颟顸,这种头脑,是该冲冲水了。
3.梁武帝萧衍,著名的“菩萨皇帝”,在位期间宠佞佛道,不顾民生疾苦,昏聩无能,最终酿成“侯景之乱”,被饿死在皇城内。
4.他们一家人,原来就都是昏聩无能,苟且偷生,所以这种不幸,在他们看来,反道没有家道兴旺的人家看来那样可怕。
5.如今留在大部分人心底的,不过是一个昏聩无能、荒淫暴虐的肮脏形象。
6.最后,对官吏昏聩和庶民狡黠的描写则反映出官民之间不同的司法智慧。
7.微臣连日疲顿,自觉头脑昏聩,有很多事情都有些迷糊了!
8.臣年老昏聩,胡乱说话,请皇上不要往心里去,臣以为背城一战是上上之策。
9.横行京师,外戚把持国朝,不都是皇帝昏聩无能的缘故吗?旬月前,周异曾风闻河水在金城郡一带可能溃出的消息。
10.被人利用感情是可怜,被人愚弄感情是不智,恶果深重却只知逃避哭泣是昏聩!流潋紫。
昏聩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