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于归
yú guī

【拼音】:yú guī

【注音】:ㄩˊㄍㄨㄟ

【结构】:于(独体结构)归(左右结构)

【简体】:于归

【繁体】:于歸

字义分解
于归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女子出嫁。于归[yúguī]⒈出嫁。
引证解释
⒈出嫁。引《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集传:“妇人谓嫁曰归。”马瑞辰通释:“《尔雅》:‘于,曰也。’曰读若聿,聿、于一声之转。‘之子于归’,正与‘黄鸟于飞’、‘之子于征’为一类。于飞,聿飞也;于征,聿征也;于归,亦聿归也。又与《东山》诗‘我东曰归’《采薇》诗‘曰归曰归’同义,曰亦聿也。于、曰、聿,皆词也。”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在闺中双双聚首,怕于归不能相守。”清李渔《蜃中楼·双订》:“他日于归,不知嫁着甚么男子,好生愁闷。”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我记得你还有一位令姐,怕已经于归了吧?”
网络解释
于归(小曲儿《曲终人未散》原创古风专辑中歌曲)《于归》——小曲儿原创古风专辑#曲终人未散#
综合释义
指女子出嫁。《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集传:“妇人谓嫁曰归。”马瑞辰通释:“《尔雅》:‘于,曰也。’曰读若聿,聿、于一声之转。‘之子于归’,正与‘黄鸟于飞’、‘之子于征’为一类。于飞,聿飞也;于征,聿征也;于归,亦聿归也。又与《东山》诗‘我东曰归’《采薇》诗‘曰归曰归’同义,曰亦聿也。于、曰、聿,皆词也。”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在闺中双双聚首,怕于归不能相守。”清李渔《蜃中楼·双订》:“他日于归,不知嫁着甚么男子,好生愁闷。”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我记得你还有一位令姐,怕已经于归了吧?”
汉语大词典
出嫁。《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朱熹集传:“妇人谓嫁曰归。”马瑞辰通释:“《尔雅》:‘于,曰也。’曰读若聿,聿、于一声之转。‘之子于归’,正与‘黄鸟于飞’、‘之子于征’为一类。于飞,聿飞也;于征,聿征也;于归,亦聿归也。又与《东山》诗‘我东曰归’《采薇》诗‘曰归曰归’同义,曰亦聿也。于、曰、聿,皆词也。”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在闺中双双聚首,怕于归不能相守。”清李渔《蜃中楼·双订》:“他日于归,不知嫁着甚么男子,好生愁闷。”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二幕:“我记得你还有一位令姐,怕已经于归了吧?”
国语辞典
语出《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指女子出嫁。于归[yúguī]⒈语出指女子出嫁。引《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幼学琼林·卷二·婚姻类》:「女嫁曰于归,男婚曰完娶。」
辞典修订版
语出《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指女子出嫁。《幼学琼林.卷二.婚姻类》:「女嫁曰于归,男婚曰完娶。」
辞典简编版
指女子出嫁。语出《诗经.周南.桃夭》。 【造句】大姊于归后,家中顿时冷清许多。
其他解释
犹往嫁也。《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传:「于,往也。」集传:「妇人谓嫁曰归。」;《诗经·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传:「归,归宗也。」
其他释义
1.出嫁。
于归造句
1.前方将士在浴血奋战,而后方的一些歌舞厅仍在播放醉生梦死的之子于归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3.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4.在财务因素分析上,采用基于归纳推理方法的决策树方法,分析了财务因素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影响。
5.而这一切,终于归了流年。刹那芳华,匆匆而去,谁也留不住。
6.魔神灭,分崩离析的天武大陆终于归于一统,供奉这神秘的少昊为主,因其喜穿白衣而尊为白帝。
7.在我们的身体里,神门穴、太渊穴配足三里,这三个穴位搭配在一起,功能恰恰就相当于归脾汤中的这四位中药,因此,按揉这三个穴位可以养心安神助睡眠。
8.以帕波尔为例,他尝试给出自然科学一个解释,关于归纳法并无可遵循的途径,因为他认为休谟全完是在架空那个理论基础。
9.当发生丑闻后,公众质问的不仅仅是监督部门,争论的焦点在于归咎于食品公司。
10.在我们的身体里,神门穴、太渊穴配足三里,这三个穴位搭配在一起,功能恰恰就相当于归脾汤中的这四位中药。
于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