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逸豫
yì yù

【拼音】:yì yù

【注音】:一ˋㄩˋ

【结构】:逸(半包围结构)豫(左右结构)

【简体】:逸豫

【繁体】:逸豫

字义分解
逸豫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逸豫yìyù。(1)闲适安乐。逸豫[yìyù]⒈闲适安乐。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英livinganeasyandconfortablelifeofpleasure;
基础解释
意思是闲适安乐。安逸享乐:~亡身。
引证解释
⒈犹安乐。引《诗·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余冠英注:“逸豫,安乐也。”三国魏曹植《临观赋》:“乐时物之逸豫,悲予志之长违。”《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主公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肯逸豫。”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虽少逸豫者一时,而其静亦非真静,殆犹大海旋洑中心之静点而已。”⒉舒缓貌。引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笔墨》:“真措毫笔,委曲宛转,不叛散,尝滑密沾污,墨须多胶紺黟者,如此逸豫。”
网络解释
逸豫逸豫,汉语词汇。
释义
1.犹安乐。2.舒缓貌
综合释义
犹安乐。《诗·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余冠英注:“逸豫,安乐也。”三国魏曹植《临观赋》:“乐时物之逸豫,悲予志之长违。”《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主公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肯逸豫。”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虽少逸豫者一时,而其静亦非真静,殆犹大海旋洑中心之静点而已。”舒缓貌。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笔墨》:“真措毫笔,委曲宛转,不叛散,尝滑密沾污,墨须多胶紺黟者,如此逸豫。”
网友释义
逸豫,汉语词汇。拼音:yìyù释义:1.犹安乐。2.舒缓貌
汉语大词典
(1).犹安乐。《诗·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余冠英注:“逸豫,安乐也。”三国魏曹植《临观赋》:“乐时物之逸豫,悲予志之长违。”《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主公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尚不肯逸豫。”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虽少逸豫者一时,而其静亦非真静,殆犹大海旋洑中心之静点而已。”(2).舒缓貌。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笔墨》:“真措毫笔,委曲宛转,不叛散,尝滑密沾污,墨须多胶绀黟者,如此逸豫。”
国语辞典
逸乐。逸豫[yìyù]⒈逸乐。引《诗经·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英语idlenessandpleasure
辞典修订版
逸乐。《诗经.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其他释义
1.犹安乐。2.舒缓貌。
逸豫造句
1.臣辄奉宣诏命,导扬思化,复其社稷,安其闾伍,舍其赋调,弛其征役,训之德礼以移其风,示之轨仪以易其俗,百姓欣欣,人怀逸豫,后来其苏,义无以过。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动摇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骄奢浮华,终将逸豫亡身。
4.不敢因为儿的逸豫而失去皇子该有的道。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6.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
7.伏念我黄祖干戈靖乱,统一华夏,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今有习于怯弱,安于逸豫者,实为不肖之尤,我黄祖之灵必摒弃之。
8.第二幅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总结唐庄宗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时所说。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10.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洛之表,十旬弗反。
逸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