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背本
bèi běn

【拼音】:bèi běn

【注音】:ㄅㄟˋㄅㄣˇ

【结构】:背(上下结构)本(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背本的解释
词语解释
背弃根本。背本[bèiběn]⒈背弃根本。
引证解释
⒈背弃根本。引《左传·哀公七年》:“吴将亡矣,弃天而背本。”《吕氏春秋·上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末俗背本,由来久矣。”金王若虚《议论辨惑》:“若名教之理而书生不知,则谁復知之?且厚(郑厚)独非书生耶?何其背本之甚也。”明张居正《乞宥言官疏》:“彼之背本反噬,忍为不义,固自忘其父母。”
网络解释
背本背本
综合释义
背弃根本。《左传·哀公七年》:“吴将亡矣,弃天而背本。”《吕氏春秋·上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末俗背本,由来久矣。”金王若虚《议论辨惑》:“若名教之理而书生不知,则谁復知之?且厚(郑厚)独非书生耶?何其背本之甚也。”明张居正《乞宥言官疏》:“彼之背本反噬,忍为不义,固自忘其父母。”
汉语大词典
背弃根本。《左传·哀公七年》:“吴将亡矣,弃天而背本。”《吕氏春秋·上农》:“国家难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末俗背本,由来久矣。”金王若虚《议论辨惑》:“若名教之理而书生不知,则谁复知之?且厚(郑厚)独非书生耶?何其背本之甚也。”明张居正《乞宥言官疏》:“彼之背本反噬,忍为不义,固自忘其父母。”
其他释义
1.背弃根本。
背本造句
1.起码可以肯定,这个人或部门在材料的枚举中,是背离了根本,是背本趋末。
2.不违背本心,不蒙蔽良心,有一则一,有二则二。
3.他们先是大吃一惊,然后忿然作色,指骂魔界和仙界违背本界自然规律,将来一定会遭到祖先惩罚。
4.这一次为了好看,他更是变本加厉不惜忽略逻辑性和普通观众对故事完整性的要求,给人一个背本趋末的不良印象。
5.“僵尸”账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地激活这些“僵尸”账户,而把希望寄托在养老金入市的身上,这无疑是背本趋末。
6.氛围和气氛是无法违抗的。人只能被迫采取违背本意的行动。因为“大家”都这么说,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不这么做的话,就无法融入“大家”之中。大老师 
7.你的发言背本趋末,我听了半天也没弄明白你想说明什么。
8.凡党员“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必须开除之”。
9.文帝二年贾谊在上文帝《论积贮疏》中,对当时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背本趋末现象发出警告,强调必须以农为本。
10.民多背本趋末,或有饥寒之色,为陛下之忧,臣相罪当万死。
背本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